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 | 拾書所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

$ 380 元 原價 380
◆Booklist Online、PopScienceBooks評選,2011年Top 10健康類書籍、Top 5最佳生物類書籍 腹瀉、絞痛竟然可以靠吃蟲來解救? 盲腸裡因為有細菌,免疫功能才能增強? 沒有獵豹、老虎的追趕,才讓我們容易心悸與焦慮? 進入農業社會後,人類的壽命反而縮短了? -- 原來,我們的身體想念著原始的自然;我們的身體不能沒有蟲?! 我們不再認為自己是自然裡的一分子了。我們早已習慣明亮的光線、乾淨的角落、美味的食物,還有冷氣。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地與自然脫鉤。從自然脫離,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些好處;當然,更有一些壞處。我們行動自如,但跑得沒那麼快了;我們得以直立行走,但背也開始痛了。 我們的身體思念著過去的同伴--千萬年來與身體交纏、互助、共生的物種--你絕對想不到,牠們竟然是線蟲、條蟲、鞭蟲這些寄生蟲。牠們當然能夠傷害牠們的宿主--人類,但是,牠們也能幫助人類。 鐮狀細胞貧血症、糖尿病、亞斯伯格症、過敏、焦慮症狀、自體免疫疾病,還有牙齒、下頦、視力等問題,甚至包括心臟病,這些現代社會日益普遍的疾病症狀,非常可能與我們的身體失去這些「蟲蟲」有關。 如掠食者的消失,導致原本用來對抗牠們而發展的大腦迴路,轉而使我們心智喪失;腸道蠕蟲的消失,也讓許多身體陷入病痛。我們的身體有兩大免疫勢力,一個對抗細菌與病毒,另一個對抗線蟲與其他寄生蟲,兩萬年來一直是如此。但是,當身體開始打擊不再存在的寄生蟲,它們也就短路了,就像叉角羚羊沒有了獵豹,牠們的跳躍與短跑,便不再那麼具有意義。 所有物種均有與其他物種互動的特徵與基因,倘若互動物種消失了,那些特徵與基因就會變得混亂,甚至出問題。免疫學家看到腸道無菌可擊,演化生物學家看到闌尾漸漸無用,靈長類動物學家看到腦中神經元的錯亂迴路,心理學家看到我們對陌生人的恐懼與戰爭行為。 作者要帶領我們看看,從原始生活到今日社會,人類的身體歷經了哪些改變,那讓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當我們愈來愈像無菌室裡培養的白老鼠時,我們該如何回返自然(rewilded)。 生物生態學領域專家學者推薦 「充滿樂趣的閱讀體驗。他不是一位生物學家兼差去當作家,而是兩者皆游刃有餘。唐恩巧妙地將歷史、研究資料以及推測,與真實的人類生活結合起來。他有著戲劇書寫與張力描摹的天賦……極具可讀性,可說是觀念與學科的知性融合。」 -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隨著處處可見的幽默筆調,唐恩熟練地將複雜的生物系統解釋予一般讀者。……極力推薦給自然愛好者們,這本書應當能夠引起熱烈的討論。」 -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唐恩〕是位懂得在如藥般苦澀的科學資訊裡加入甜糖(好比說幽默)的能手,讓科學苦藥既有趣又扣人心弦。這就是一部了解地球上大小生命的入門讀物。」 - 《書單》(Booklist) 「這是本非比尋常的書,探索先前未有涉獵的主題。帶著清晰的筆調與詼諧的魅力,作者帶領讀者進入醫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的交疊世界,揭發人類生命狀態的重要版圖。」 -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哈佛大學名譽教授 「一開始就吸引住讀者……唐恩以確實的語言能力、科學研究與幽默逐一解答書中提出的疑問,讓讀者極為投入地賞讀……他是一位天賦與訓練養成俱有的作家。」 - 《紐約圖書月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