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菲鎮的月光 | 拾書所

曼菲鎮的月光

$ 300 元 原價 300
真正存在的地方,從來不在任何地圖上 唯有當那漂泊的心找到了歸屬…… 一個關於「故事」的故事,有懸疑、有冒險、還有活下去的希望與勇氣! ◆2011年紐伯瑞文學獎作品 ◆2011年馬刺獎(Spur Awards)最佳青少年小說 ◆2011年書單雜誌最佳青少年歷史小說 ◆2011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推薦書 ◆Amazon4.5顆星,GoodReads 4顆星好評 一段段回憶被封存在痛苦的傷口中,受到照料,同時也遭受冷落! 直到12歲小女孩愛比琳出現,一場驚心詭奇的探險,無意間喚醒了一座沉寂小鎮,讓他們想起了自己是誰,和那個稱之為「家」的地方…… 每次聽爸爸說曼菲鎮的故事,就像嘴裡含著奶油糖,香甜又滑口!在那個南方小鎮上,繽紛的店面洋溢著不同國家的口音,化學老師熱愛調配強身藥方,神祕占卜館用陰森的鐵柵門圍起,礦脈據說蘊藏著療癒之泉……最重要的,那裡還有年輕的吉登,就是我爸! 十二歲的愛比琳從小跟爸爸過著以火車為家,隨著工作機會四處遷徙的日子,流浪雖然辛苦,兩人相依為命從不孤單。某年夏天,她獨自來到爸爸年少時生活過的小鎮,內心充滿疑惑與不安。想著如果努力在小鎮上尋找爸爸過去生活的足跡,或許就能明白自己被送來這裡的原因。 負責照顧她的遜咖牧師,住在像是酒吧和教堂拼裝起來的怪地方。愛比琳發現他夜裡時常不見蹤影,早上才一臉倦容出現。每次只要她問起爸爸以前的事,遜咖總是欲言又止,讓她內心的疑惑像漣漪般擴大。一次無意間,愛比琳在地板下發現一個雪茄盒,裡頭裝著瓶塞、魚餌等小玩意兒,還有一疊距今有二十年的兩位少年的通信。 二十年前曼菲鎮發生過的事情、兩名少年和神祕移民小鎮間的奇特連結,讓愛比琳的好奇心愈發不可收拾──她不再只是追尋爸爸的身影,而是以純真和勇氣挖掘出一段失落的過去。 【名家推薦】 ◎作家 朱天衣 ◎荒野保護協會前理事長 李偉文 ◎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張子樟 ◎媒體人 張珮珊 ◎親子教育家 ◎建國中學資深名師 陳美儒 ◎作家 琹涵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 陳昭珍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 劉欽旭 ◎國立花蓮高中 李欣蓉老師 ◎臺北市立華江高中 李岳庭老師 ◎臺北市立華江高中 卓曼菁老師 【國際書評】 ◎「好久沒讀到這麼棒的書了!」——吉芙(Patricia Reilly Giff),兩屆紐伯瑞文學獎得主 ◎「豐富細膩,筆觸動人……這本優美的處女作的核心精神是——好故事是療癒傷口及尋找救贖的不二途徑。讀者會珍惜書中的每一個字,直到令人心碎繼而重燃希望並令人心滿意足的最終結尾。」——《科克斯評論》 ◎「這本小說富含歷史,處處驚喜,讀起來十分愉快,闔上書之後你看待家庭和族群的眼光將不同以往。」——《出版人週刊》推薦書評 ◎「對話生動,用語自然,比喻貼切,與故事的時空背景緊密結合,再加上人物塑造成功,閱讀這本內容豐富、令人收穫無窮的小說就像「嘴巴吃奶油糖,香甜又滑口。」——《書單》推薦書評 ◎「這本小說令人著迷,不同凡響,讓人欲罷不能,絕對是文學獎的贏家。」——《校園圖書館期刊》 【讀者迴響】 ◎「讀完《曼菲鎮的月光》,我唯一的遺憾是讀它的時候,我不是坐在門前微微搖動的盪鞦韆上,一邊啜飲著冰涼的檸檬汁,偶而揮趕惱人的蚊子……閱讀這本書就好像走入了過往時光。……雖然它是一個精彩的懸疑故事,這只是個巧妙的偽裝,它最主要是一個關於家人、社群、以及何謂歸屬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關於「故事」的故事。」——Lauren ◎「《曼菲鎮的月光》是一個愛的故事,訴說了各種不同給予愛和獲得愛的方式。這個故事關於一個內心恐懼的孩子,如何找到能夠替她撫平恐懼的大人,同時也撫慰了許多大人的心。」——Venna Sanderson ◎「愛比琳訴說了一個關於家人、希望和社群的故事。而我認為它的主題是,人類經常會懷抱錯誤的假設,唯有願意花時間看見更深處,我們才能真正地了解彼此。比故事文字更重要的是讀者自己的旅程,我們隨著愛比琳,一同期盼找到一個叫做「家」的地方。實至名歸的紐伯瑞得獎作。」——Heidi Grange ◎「作者不只讓角色具說服力,她還讓我對他們充滿感情。許多曼菲鎮的鎮民是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透過這本書,我了解到這些人斬斷自己的根,冒著所有未知的危險來到美國是什麼樣子的感覺。」—— Asheley @ Into the Hall of Books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