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設計是一種品味:幫助你了解設計的概念、學會如何設計、並增加人生的「幸福感」 | 拾書所

原來設計是一種品味:幫助你了解設計的概念、學會如何設計、並增加人生的「幸福感」

$ 280 元 原價 280
◎本書提供了網路新世代的每一個人必須要了解的──TONE &MANNER。 ◎在這瞬息萬變,資訊爆炸的時代,即使打開眼前的一道門,後面還藏著一道門,讓我們容易身陷「迷宮」,而設計就是幫助你走出迷宮的最佳工具。 ◎當你明瞭設計的真義,學習如何設計,搭上現今這股「風潮」時,一定能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幸福」。 隨著臉書與推特等社群網站(SNS)的崛起,我們周遭不乏出現這樣的聲音: 「靠著臉書和推特,讓我們幾個學生時代的死黨二十年後重聚。」 「畢業之後,我依舊與恩師保持聯繫。」 「電子郵件與電話是現今世代最重要的聯絡工具。」 但是…… 我們也常聽到另一種聲音。 「一打開臉書就看到上司那張腦滿腸肥的臉,害我不由得趕快關掉。」 「雖然找到當年初戀的對象,但看到對方已經成了歐吉桑,好失望喔!」 「面對那種只見過幾次面,臉書上也沒有放個人照片,根本無法確定是不是本人的朋友,實在很猶豫要不要加入。」 「看到前輩臉書上的個人圖像竟然是超宅的動漫圖案,對他的崇拜馬上幻滅。」 「圖像」就是個人肖像,也就是所謂的「形象」。 以企業來說,就是商標之類,能讓顧客記住的「記號」,也就是映照我們的「鏡子」。如果一個人毫不在意具有「鏡」功能的「形象」,那麼不管他再怎麼有內涵,別人都會質疑他的「品味」,而且「品味」不是靠裝飾得多華麗,或是穿戴一堆飾品便能彰顯出來! 【精采內容】 其實設計工作不光是做些「擦點香水」或是「收集美麗花瓣做些綴飾」之類的表面功夫,這麼做不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也發想不出真正優秀的設計。 但是,設計是什麼? ◎作者說了: 對自己的品味沒什麼自信的人,大多認為設計是源自設計師的「靈感」與「感性」,其實設計是一種技巧,只要正確學習,誰都學得會。 磨練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意識到「設計」這件事。 我每天都會告訴自己:「絕對不能輕忽推特與臉書上的圖像、個人資料、個人暱稱等」、「這三樣東西如同神器般重要」,將這三樣東西視為無限可能與資產,細心呵護。 隨便用一個圖像代表身分認證這般具有原創性的東西,顯示這個人缺乏「對於設計與品牌的認知」,也就是對於「樹立個人風格」一事漫不經心。 唯有「設計」才能從「背景(目標)」到「印象(目的地)」的發想過程中,催生出有意義又適合的東西。 「設計」一個符合你的個性與口氣的圖像,表達屬於你的「早安」吧! 除了平面設計、流行設計、工業設計之外,還有以肉眼看不見的對象為主的溝通設計,每一種「設計」都是能在各種場合助你一臂之力的「工具」,突顯事物的「存在感」。 那麼,設計與品味有什麼關係? 像是日本人迎接新年時,有吃「鏡餅」的傳統習俗,以祈求新的一年昌盛繁榮,而這項習俗也隱含著──必須靠自己開拓將來的意思。也就是說,要想磨練自己的「品味」,就必須劃開──潛藏在自己心裡的鏡子,拓展未來。 因此,明白設計的真義,能幫助你開拓更多的可能性。 ◎也許你可以寫一本淺顯易懂的書。 ◎也許你可以拍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 ◎也許你的企劃能脫穎而出,更有效地管理團隊。 ◎也許能讓你在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現,生意點子源源不絕。 還請務必將腦中不斷湧現的靈感,轉換成能夠助你一臂之力的「戰略」,活用於生活與工作。當你明瞭設計的真義,學習如何設計,搭上現今這股「風潮」時,一定能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幸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