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 | 拾書所

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

$ 424 元 原價 499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 人類大歷史三部曲之最終曲磅礡登場! ◆普立茲獎得主,重量級暢銷書作家賈德.戴蒙,在睽違八年後,帶著《昨日世界》回歸,完成人類大歷史三部曲書寫計畫! 人類大歷史三部曲之最終曲,找回人類文明新命脈 《槍炮、病菌與鋼鐵》(1998年)探討人類社會的命運,《大崩壞》(2006年)解讀人類社會的明天,而在新作《昨日世界》中,戴蒙聚焦九大面向:戰爭與和平、爭端的解決、養兒育女、老人安養、應變危險、宗教、語言與健康等,逐一爬梳其歷史脈絡,對照今昔,借鏡傳統社群來審視我們自己的文化與文明。 我們大都把現代社會的一些現象視為理所當然,如搭飛機旅行、通訊、文字、肥胖等。然而,在此之前,在幾乎長達六百萬年的時間長河中,人類社會並沒有這些元素。雖然我們和遠古時代的祖先,似乎有難以跨越的鴻溝,我們仍能從目前存活在世上的傳統社群一窺遠古祖先的生活方式。新幾內亞高地的傳統社群活生生地提醒我們:從演化史來看,人類社會直到昨天才出現遽變,而我們那已然適應傳統生活型態的身體和社會習俗,身在現代情境之中不免出現問題。 戴蒙在《昨日世界》一書,以第一手的描述,生動呈現人類社會的過去。過去幾百萬年來,人類社會一直是如此,但這樣的過去大都已成過往雲煙。戴蒙並進一步比較人類過去與今日生活的差異。 自1964年,當年26歲的賈德.戴蒙便深入新幾內亞蠻荒部落,開始他的鳥類及人類學田野研究生涯近50年。《昨日世界》也是戴蒙系列作品當中,最具個人色彩的一本,在綿長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中,融入了他長年穿梭新幾內亞傳統部落的田野調查經驗,以及出生入死的探險經歷,無異為本書增添許多閱讀樂趣。 不過,戴蒙並不希望我們對傳統社群產生浪漫的憧憬,畢竟傳統社群有些習俗慘無人道,應該揚棄,但人類社會的共同問題,如兒童教養、對老人的照顧、爭端的解決、冒險與身體健康等,傳統社群仍有我們可借鏡之處。例如: .親密、自由的親子教養方式:讓孩子晚一點斷奶,增加成人與幼兒的肌膚接觸,帶寶寶出門時,讓寶寶直立,而且面向前方,孩子一哭泣就立刻趕到身邊照顧,給孩子探險的自由,以及幫孩子想出有創意的遊戲,而非只是讓他們打電玩或玩現成的益智玩具。 .讓孩子學習雙語:很多傳統社群的孩子都會說兩種或更多的語言。學習雙語不但不會阻礙孩子的語言學習,反而有助於他們的思考,豐富他們的人生。 .改變飲食習慣:傳統新幾內亞社群,無人死於中風、糖尿病落心肌梗塞。少糖、少鹽、多吃新鮮蔬果、慢食、多運動等皆有助於預防現代文明病上身。 .提高危機意識:新幾內亞人知道在叢林中不可在枯死的大樹底下睡覺,即使在地上看到一根樹枝也提心吊膽。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他們粗心大意,總有一天會大禍臨頭。今天我們生活中最大的危險不是恐怖份子、核子反應爐、墜機等,而是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尤須謹慎提防車禍和醉酒,上了年紀之後上下樓更必須小心翼翼,注意別在浴室摔倒。 《昨日世界》維持《槍炮、病菌與鋼鐵》與《大崩壞》一貫的風格,再次展現戴蒙驚人的知識廣度、令人無法抗拒的文字魅力,以百科全書式的寫法,從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生理學、營養學和演化生物學等角度剖析人類社會,對現代文明提出思辨,教人眼界大開,不可錯過! 【好評推薦】 「全球讀者焦急等待、引頸期盼的大書。」 ——《觀察者報》(Observer) 「本書帶我們窺視一個即將失落的世界。」 ——《經濟學人》(Economist) 「戴蒙企圖心雄偉、博學多聞,以百科全書式的寫法,從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生理學、營養學和演化生物學等角度來剖析人類社會。戴蒙可說是文藝復興人,是認真的學者、具有綜合資料和理論的長才,也是大膽的通才。」 ——《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精采動人……本書題材廣博,幾乎人人皆可從書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既抒情,又令人心有戚戚……戴蒙的傳統社群研究讓我們看到,現代生活不過是人類漫長生活史的一個小片段……本書是一位學者畢生經驗、心血的結晶,讀了之後必會讓人有深刻的收穫。」 ——《出版家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戴蒙揀選傳統社群進行調查,筆法從容而不自滿,見識廣博而不浮誇……真實描繪出傳統社群的各種面貌,供我們學習、參考。」 ——《科克斯書評》(Kirkus) 「戴蒙在這絕妙好書教我們用新的觀點看過去和現代的生活,進而展望未來。」 ——《書單》(Booklist) 「《昨日世界》是本引人入勝、價值匪淺的巨著,讓人思索我們可從傳統社群學到什麼,或許也可貢獻我們的經驗給他們。」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一本具有挑戰性的大書……戴蒙把他的才智與經驗聚焦於九大領域--戰爭與和平、兒童與老人、危險與應變、宗教、語言和健康--爬梳三十九個傳統社群數千年來的習俗,讓我們看到我們可從昨日世界學到什麼。」 ——《明尼亞波利斯星報》(Minneapolis Star Tribune) 「《昨日世界》為戴蒙確立他的書寫地位--在述說人類故事的人當中,他是最令人敬重、最勇敢也最敏感的一位……透過他對部落社群的研究與人類掙扎求生的生動描述,我們可洞視自己的文化史……對現代生活起源有興趣的人絕不可錯過此書。」 ——《星期日獨立者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筆法溫暖,反思犀利,主題豐富……就書中剖析的九大領域,從人類學到鳥類研究,戴蒙都是專家。」 ——愛波亞得(Bryan Appleyard),《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一本探討人類生活各個層面、刺激思考的精采好書。 這個世界終於等到這本書了!」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名人推薦】 「本書是繼《槍炮、病菌與鋼鐵》之後,最能啟發讀者世界觀的一本書。」 ——比爾.蓋茲(微軟創辦人) 「在十九世紀,達爾文的三部曲:《物種起源》、《人類源流》以及《人與動物的表情》改變我們對自然和人類史的了解。一個世紀之後,我們則可從戴蒙的三部曲:《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與這本《昨日世界》來了解人類大歷史。他在終部曲《昨日世界》不只講述自然和人類史,而且為我們剖析人類社會的命運。戴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達爾文,《昨日世界》是改變時代的巨著,告訴我們如何解決人類社會急迫的問題,給我們面對未來的希望。」 ——薛莫(Michael Shermer)(《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專欄作家) 「《昨日世界》是另一本令人眼界大開,令人入迷的巨著。作者不但是作家、思想家、科學家,也是了不起的人。本書不但包含個人回憶錄,也揭開傳統社群的面紗,讓我們看看可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本書字裡行間散發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 ——艾克曼(Diane Ackerman)(《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作者) 「本書是戴蒙最具個人色彩的一本著作,可與《槍炮、病菌與鋼鐵》連成一氣來讀。戴蒙幾十年來在新幾內亞進行深入的田野調查研究,當地的傳統社群豐富了他的人類史觀。他的描述生動有趣,曾接觸狩獵-採集文化的人讀來必然心有戚戚焉。《昨日世界》是一大成功之作。」 ——埃力克(Paul R. Ehrlich)(《人類的演化:基因、文化與人類的未來》(Human Natures : Genes,Cultures, and the Human Prospect)作者) 「戴蒙以誠實、智慧之眼來看新幾內亞高地社群,告訴我們如何以那些傳統社群為借鏡來審視自己的文化與文明。」 ——康納(Melvin Konner)(《纏結的翅膀與童年的演化》(The Tangled W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ldhood)作者) 「閱讀本書有如一趟難得的知性之旅,讓我們得以一窺傳統社群的知識與經驗。作者在新幾內亞鄉間與傳統社群相處四十幾個年頭。這樣深入的田野調查與周詳的文獻回顧,才得以照見今日社會的問題。」 ——惠立特(Barry Hewlett)(人類學家)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陳樂融(知名創作人) 詹偉雄(趨勢觀察家) 真誠推薦!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