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樂如何改變全世界?
冷戰時期共產鐵幕下最大膽的呼告
◎柏林圍牆倒塌25週年紀念 × 改變全世界的關鍵演唱會◎
《撼動柏林圍牆》是一部關於政治、音樂、革命與自由的演唱會報導文學,除了介紹美國搖滾巨星布魯斯.史普林斯汀的生平事蹟,更透過訪談記錄與史料爬梳,探討史普林斯汀於1988年7月19日所舉辦的一場史詩級演唱會,如何改變了全世界。艾瑞克.克許朋訪談了多位現場歌迷、以及演唱會舉辦人,包括史普林斯汀多年以來的經紀人瓊.藍道;綜合了眾多目擊者、新聞片段、甚至東德祕密警察的檔案報告,還原當年的歷史氛圍,展現出栩栩如生的幕後細節,帶您隨著史普林斯汀的腳步,在那分裂的城市中展開一場難忘的旅程。
在這場歷史上影響力超越胡士托音樂節的東柏林露天演唱會,面對破紀錄的三十萬名如痴如醉、充滿喜悅與希望的東德年輕人,史普林斯汀發表了一段勇氣十足的反圍牆演說,鼓舞了亟欲追求自由的東柏林人,也燃起打破共產圍牆的渴望。本書深入刻劃1988年那場感人、雋永的偉大演唱會,不僅是作為柏林圍牆倒塌二十五週年的最大獻禮,也是一則用搖滾樂的力量來改變全世界的真實範例。
「很高興來到東柏林。我並不反對任何政府。
我來這裡為你們表演搖滾樂,
希望有朝一日,所有的障礙都能被拆除。」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
布魯斯.史普林斯汀
Bruce Springsteen
1949年9月23日出生於美國紐澤西,知名搖滾歌手、創作者與吉他手,被廣大樂迷暱稱為「老闆」(The Boss)。數座葛萊美獎得主,並進入「搖滾名人堂」,2004年被《滾石雜誌》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家第二十三名。表演風格深受貓王影響,音樂與形象則承繼自伍迪.蓋瑟瑞、彼得.席格、巴布.迪倫等抗議歌手,他的歌詞經常描繪社會底層人們的生活與困境,以及美國夢的虛幻和破滅,兼具悅耳的旋律與辛辣的批判。馬拉松式的演唱會是他的獨門招牌,儘管立足於商業市場,但史普林斯汀對於各種慈善活動與抗議現場皆不遺餘力。最著名的專輯是《生在美國》(Born in the U.S.A.)和《生而奔跑》(Born to Run)。
【名家推薦】
◎小 樹(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知名樂評人)
◎何東洪(輔大心理系副教授兼主任)
◎李明璁(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林生祥(美濃山下歌手)
◎阿 達(農村武裝青年樂團)
◎黃孫權(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膝關節(知名影評人)
搖滾推薦!
「這可能是搖滾史上最撼人的演唱會之一,因為這場搖滾演唱會展現了搖滾樂如何在關鍵的歷史時刻,賦予了準備追求改變的聽者深刻的力量與信念,從而改變了世界──讓柏林圍牆倒塌。」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人╱《號外》雜誌主編兼《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總主筆)
「極富創意、趣味和爭議的音樂史寫作,敘述史普林斯汀一場重要的大型演唱會,在圍牆倒塌前的東柏林,作為公共行動空間,如何顛覆權力之眼的監控和黨機器馴化的同時,也喚起人們對同樣精彩的前東德搖滾抵抗史的興趣。」
──楊友仁(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黑手那卡西樂隊成員)
「你或許很難想像,永遠穿著牛仔褲、走在路上毫不起眼的他,卻是搖滾樂史上最重要的創作歌手之一。透過深入人心的音樂創作與獨具感染力的現場演出,布魯斯.史普林斯汀證明了搖滾樂的確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蔡政忠(南國樂評人)
「本書清楚陳述了這種每個人都可能獲得的音樂力量。」
──戴夫.馬許(《滾石》雜誌樂評)
「本書對於搖滾樂與政治解放中一個常被忽視的關鍵時刻,進行了充滿啟發性、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審視;我從中獲益良多,且樂趣橫生。」
──艾瑞克.阿特曼(《布魯斯.史普林斯汀之許諾》作者)
「歷史學家應該探討史普林斯汀對激發革命的影響,這本書就是一個強而有力的例子。」
──《明鏡週刊》
「史普林斯汀始終和我們人民站在一起,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權則不是。」
──《BBC》
「有時候,你曾進行一場久久難以忘懷的表演,它會在你的餘生繚繞著,1988年東柏林的演唱會絕對是其中之一。」
──《衛報》
「……一張迷人的歷史快照,有關共產黨文化部官員倉皇容納一場危機四伏且醞釀已久的政治動盪。」
──《華爾街日報》
「……對於渴求改變的人們來說,搖滾樂的確擁有影響力,這正是一個光輝燦爛的案例。」
──《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