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讀者★★★★★評鑑
1500年前通行羅馬帝國的拉丁文,竟然變成一種死亡語言?
但又是什麼原因使得人們窮經皓首也要重拾它往日的榮光?
拉丁文是西方知識文明的起源,也與現今西方各國語言有著極深的關聯。但如同全球化使現今多數語言日漸消失,1500年前在羅馬帝國傳布歐洲各地的拉丁文,隨著中世紀以後各民族國家與地方語言的崛起,卻漸漸地衰弱,甚至在口語上成為一種「死亡」的語言。
可是,即便成為一種「死亡」的語言,拉丁文在近代西方的學校與教會中卻占有主導地位,成為傳遞知識的主要工具。學童花費大量時間與血淚學習拉丁文,但面對曲折的文法與無法和口語結合等困境,使得理想與現實產生差距,學生往往無法達到師長期許的標準。即便如此,對人們而言,拉丁文卻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究竟,拉丁文在西方文明代表何種意義?
由於拉丁文是羅馬帝國的語言,具有古老性與普遍性。在義大利,當內外交戰之際,作為曾支配世界的文化遺產,拉丁文也成為人們緬懷過去榮光的象徵。此外,拉丁文所具有的普遍性,使其擁有中立的性質而不被任一民族國家所獨有,例如,比起法語,英國人或許更願意使用拉丁文作為外交語言,這便是英國人不願低法國人一等的心態。於是,到了二十世紀,當拉丁文正式從學校與教會中「除名」後,仍有一些建議恢復拉丁文作為國際語言的聲音。
本書作者為文化史專家,透過三段式論述——證明拉丁文的存在、說明人們如何使用,以及拉丁文具有的符號意義等,企圖讓讀者更貼近理解這個即便在日常社會生活中漸漸不再重要,但對西方文化有著深遠影響的重要語文。而這也將是讀者理解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經典復刻版]新增1000多條中外文名詞對照表
【一致好評】
◎李若庸(台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專文推薦
◎王芝芝(輔大歷史系兼任教授)
◎李有成(中研院歐美所特聘研究員)
◎周惠民(政大歷史系教授)
◎林美香(政大歷史系副教授)
◎翁嘉聲(成大歷史系教授)
◎張淑英(台大外文系教授)
◎張淑勤(前輔大歷史系副教授)
◎楊肅獻(台大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