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衛報》《柯克斯書評》《華爾街日報》書摘好評推薦
司法究竟庇佑了財團,還是保護了你我?
「一種傳染性的貪婪,似乎控制了多數的企業。」
——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
從頂新黑心油風暴,到日月光K7廠偷排廢水案,
為何財團違法層出不窮,審判卻往往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謀求了天文數字的巨利,受到的懲處卻完全不成比例?
政治護航與司法妥協,如何共同促成一樁再一樁破不了的弊案,
蠶食你我的稅金,甚至最後能夠期待的公義?
匯豐銀行捲入洗錢弊案,必須支付超過19億美元的天價罰金;
西門子行賄遍及全世界65個國家,金額超過14億美元;
英國石油的煉油廠爆炸案造成百人死傷,罰款突破5千萬美元……
從洗錢舞弊、職災意外到環境破壞,
企業犯罪在你我的生活周遭層出不窮,
殞落的性命、蒙塵的山水、深不見底的財政黑洞,
都僅在媒體上化約成一個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罰金數字。
這些企業不只大到不能倒,更大到不能關,
還能在法庭上透過各種斡旋,交換到自己最滿意的判決結果。
多數的受害者分文未得,47%的緩起訴企業分文未罰,
且讓我們回溯數十年來轟動全球的安隆案、西門子案與KPMG……等,
一窺當時的法庭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司法與財團這場大衛與歌利亞的對峙中,
正義之石最終真能打倒巨人嗎?
本書蒐集了數十年來的企業訴訟案,逐一檢視:
◎檢查官如何透過各種告密管道,發現犯罪並起訴企業?
◎企業透過何種手段,企圖降低罰金數字與懲處刑度?
◎被害人除了被化約成報導中的死傷數字,還能如何積極影響審判?
◎有「企業獨裁者」之稱的公司監察人,是否真能要求企業全面改革?
希望藉由追根究柢的爬梳,跳脫媒體片面的報導,
看出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今日財團橫行的不公局面,
小市民又能從中做點什麼。
【國內正義推薦】
◎張鐵志(台灣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
◎周偉航(輔大哲學博士,熱門專欄部落格「人渣文本」作者)
◎吳叡人(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國際精彩好評】
「葛雷特敘述大型案件的精彩敘述,讓讀者迫不及待往下讀……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完成了資料庫彙整的艱鉅任務,蒐集了二十一世紀所有定罪或檢察官和企業之間達成某種協議的重大企業訴訟。企業罪犯一直存在我們周邊,所有未來應當考量的做法,都在這本重要著作當中!」
——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葛雷特最大的貢獻在於全面性的資料彙整。他基於過去十年備受矚目的企業案件資料,附加詳盡、有力的解說,包括德國集團企業西門子的行賄醜聞、會計師事務所KPMG的稅務詐欺指控,以及英國石油的礦場爆炸案等等。」
——米勒(Bailey Miller),《華盛頓月刊》(Washington Monthly)
「作者葛雷特是一名法學家,之前曾寫書檢討DNA免責制度,此次他採用資料處理方法解讀大企業的刑事訴訟。藉由檢視訴訟結果當中,某些從未起訴的例子,直指現行法律不足以起訴企業罪犯。」
——匹許寇(Jessica Pishko),《波士頓評論》(Boston Review)
「葛雷特針對企業緩起訴和一般刑事訴訟,進行全面且詳盡的檢驗,並且做出結論,這些手法整體而言都毫無成效。葛雷特從嘔心瀝血蒐集到的證據中發現,許多案件都很難知道誰應該為公司的違法行為負責;而且公司本身也未能達到實質的體制和道德改革。葛雷特利用廣泛調查和豐富細節支持他的結論,其清晰文筆獲得普羅大眾和專家各方的重視。」
——拉考夫(Jed Rakoff),《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葛雷特研究了美國和海外企業的犯罪行為,儘管作者對於檢察官減少企業犯罪的能力抱持悲觀態度,他也發現了少數帶來希望的趨勢。葛雷特的突破性研究,巧妙地融合了清晰文筆和道德憤慨。」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葛雷特的精彩著作正好順應時代潮流!本書經過切實、徹底的研究,訴求更理性、更公正的法律監督。」
——普林思(Nomi Prins),《National Memo》
「葛雷特大聲呼籲,應該起訴更多企業犯。作者利用蒐集到的資料,對照企業貪婪和逃避的手法細節,與其誠懇的聲明有多大的天壤之別。葛雷特認為政府缺乏資源和宣判企業罪犯死刑,而偏好罰款、緩起訴協議和高薪的公司監管人。本書詳述為何起訴企業會失敗,文筆流暢而且披露詳盡。」
——查爾斯(Harry Charles),《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本書是完整和偉大的著作,是震撼人心的原創性研究。本書最突出和寶貴之處在於,強調目前起訴企業新奇和古怪的現象。」
——布威爾(Samuel Buell),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葛瑞特突顯聯邦檢察官處理毒品、移民和其他罪犯,與處理犯罪企業的做法有多麼不一致。這是首次認真看待所有企業起訴和評估政府監管成效的作品。」
——里奇曼(Daniel Richman),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