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為什麼會犯錯?:找對醫生,問對問題,救自己一命! | 拾書所

醫生為什麼會犯錯?:找對醫生,問對問題,救自己一命!

$ 221 元 原價 260
醫生不是神,醫生也可能會犯錯?! 重要的是,關鍵時刻,你該如何與醫生溝通,救自己或身邊的人一命?! 把握與醫生溝通的黃金時間,10法則教你有效溝通,當自己的救命恩人 看到醫生的時間愈來愈少,醫生要看的病人卻愈來愈多。有效率的溝通不只節省時間,還能讓醫生準確判斷、救你一命。本書由專業醫生執筆,分析醫生看病的決策流程,告訴你就診時應如何提供醫生正確資訊,以及該如何與醫生討論病情、就事論事的方法。看完本書的10個法則,不只能為自己或所愛的人做醫療決策,這黃金10法則也同樣適用於工作與日常生活呢! 「醫生知道的最多」的時代已經過去,醫病「共同決策」時代正式來臨。 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考量的選項變多,加上從親友、網路等四面八方湧來的資訊……真相的揭露不再是單行道,只由醫生告訴病人訊息;以前普遍「認為醫生懂的最多,醫生的診斷、處方都是對的」的時代顯然已經過去了。 醫生是人不是神,也是會有犯錯的時候,因此很需要病人/家屬的幫忙,在有限的看診時間內完整敘述發病經過、所有症狀,跟醫生討論自己的擔憂或困擾,才能儘量確保自身獲得正確診斷,藥到病除。而醫生也必須「心存懷疑」提高警覺,才不會被既定的想法侷限,影響正確判斷。 *10法則教你有效溝通,當自己的救命恩人 當你要為自己或所愛之人做出醫療決策時,可以選擇適用的法則,幫助你在不同的情境下,跟醫生作最有效的溝通: ◎法則1 如果你不了解你正在做什麼,那就什麼都別做。 ◎法則2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有所成效,那就考慮繼續做下去。 ◎法則3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看來成效不彰,不妨試試換條路走。 ◎法則4 在不清楚為何需要侵入性療法,且沒有徵詢第二意見之前,別同意接受治療。 ◎法則5 如果你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醫生不會讓你更好。 ◎法則6 不要完全相信別人,尤其是只堅持既定想法的人。 ◎法則7 大多數的事情就像我們表面所看到的那樣,但有時也有例外。 ◎法則8 當你的醫生對某些疾病不夠了解時,那很可能會害死你。 ◎法則9 時間點是關鍵,而有時,時間甚至是解藥。 ◎法則10關懷與照護永遠是重要的藥方。 有原則便有例外,本書還提醒讀者,什麼時候該套用這些法則?什麼時候又該打破它們?……為醫生-病人(或家屬)之間搭起有效溝通的橋梁。 【小提醒】 本書並不是要幫你診斷你是哪種疾病,或治療你的任何不適症狀。而是在你面對醫生時,書裡的實用法則能幫助你更有效地與醫生溝通,做出更好的醫療決策。如果你已出現任何不適或症狀,還是需要諮詢專業醫生。 【名人推薦】 王明鉅(台大醫學院教授,前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 任爸. 任明廷(藝人Selina任家萱的父親)  張峰義(三軍總醫院感染科教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