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亞洲碎片:那一段不為人知的底層故事 | 拾書所

被遺忘的亞洲碎片:那一段不為人知的底層故事

$ 238 元 原價 280
苦難黑暗裡的光,讓我們更認識這個世界。 什麼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這是底層的人與風景,拋棄與絕望、傻瓜與傷痕…… 30則來自亞洲不同國度的真實故事, 每一則帶給那個國家或多或少的影響, 有些已逐漸褪色,有的卻深藏人們心中,那是無法治癒的永恆記憶。 書中提供我們更多元化的觀點,藉著這些不為人知的底層故事,走入過往的時光帶, 那些你似曾相識的場景,或在多年後仍會在報導中被提起的片段, 那些傷口與包袱,人性的光明與陰影,黑暗與絕望, 提醒著我們,眼前所見的不見得都是真的。 本書的作者是一名是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的亞洲特派員,十五年來他多次進入不同亞洲國家,面對不同時期,那地區所有的轉變,關於人、事、物的變化。書中以六個面向:地點、邊界、街道、監獄、黎明、歸來,帶領著我們去看見那些底層人民背後的真實故事。 裡面藉著一些深刻的事件,海嘯、戰爭、性侵、戀童癖、監獄、核爆,伴隨著事件出現的獨裁者、自私、危險、衝突、懦弱、諷刺,以及生活在其下的底層,有著礦工、司機、旅店老闆、記者、攝影師、導遊、守衛、年輕的妓女、精神病人、小學生…等,藉著一位記者的雙眼及文字,找尋表面文字下的真相,事情的真相究竟為何?究竟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人民的渴望是什麼?死亡或生存?天堂和地獄的邊界在哪裡?當他多次踏訪這些國度,提出的省思或批判,或留下未知的答案讓我們去思考。 【四周空無一物(泰國)】 推土機不停鏟著屍體,好像在挖垃圾一樣。但對許多活著的人來說,他們並不想要看見這樣的事情,因為如果這麼做了,就表示那些失蹤的人就真的確定不會再出現了。 【人民的盼望(緬甸)】 在帕敢只有兩種可能,不是有錢就是死。在這裡,我坐上的每輛計程車,司機可能是建築師、生物學家、大學教授。每一個司機的專業背景,都比開計程車這件事來得好。 【像霧般的戰場(斯里蘭卡)】 新羅在十二的時候就被招募進去,被教導從事軍事行動,例如將手榴彈藏在陰道裡,十六歲時就被送上戰場進行自殺攻擊。 【赫拉特的瘋子輸家(阿富汗) 】 他們都失去親人,也被社會所拋棄,理論上與死掉沒兩樣。有些人不再說自己從哪裡來,但另一種人卻不停地告訴大家自己從何處來。 【楚美橋(西藏)】 這裡天很藍,雲很白,他們說這裡是最美的國度。但我認識的人一點也不快樂,而是害怕;充滿怨恨,而不是妥協;用不自由和不和諧的手段殘害社會。 【無圍牆的監獄(菲律賓) 】 這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程,一座被遺忘的監獄,最後的一切都會在監獄裡結束。儘管沒有機會回去,但最大的盼望是可以有一個愛我的女人。 【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北韓) 】 燈亮了,官員會仔細檢查你眼睛的瞳孔,也許希望你眼中會有興奮的光芒。你用盡力氣,保持鎮定和微笑,部分原因是不想辜負對方,另個原因是極權已經不再喜愛他的人民。 【世界的盡頭(斯利那加)】 敵對的兩方距離非常接近,士兵都能看到對方,而且都想將對方消滅。雖然他們不太想承認,或許兩邊曾是兄弟,同樣有著相似的傳統以及共同的歷史。 【本書特色】 ※本書中作者以特殊的觀點呈現對亞洲社會的關注,15年的採訪經歷,也增加對亞洲的認識厚度,近距離呈現各國不同的樣貌。 ※第一手的紀錄,作者深入禁錮被禁止之地,冒著危險和風險,以故事的呈現,帶給讀者最貼近此地的觀察。從市井小民到革命之士,每個不同角色不同身分的人,都可以看見他們在那個時代所面臨不可抵擋的變與不變。 ※身在亞洲我們有許多未看見的人事物,本書提供我們許多觀察與思考。 「在大人的世界裡,有些事情很明顯的分成好的與壞的,當然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此,活著應該很容易。當我年紀越大,累積的經驗越多,遇過越多的事,我便越來越無法區分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如果有人問我從這些年,這些戰爭,這些革命或是天然災害中,我能學到什麼,我只能說,那些就如同霧一般,無法全然清楚,但似乎也很少完全看不清。」 ——大衛.希門內斯 「數位時代中,透過媒體、網路而來的龐雜資訊,時時刻刻影響我們心力。周遭的事物固然值得關注,但也請別忘了,我們身處在地球村中,世界上發生的一切都會影響我們。透過作者第一手的觀察,我們得以對這些陌生遙遠之地多點了解。面對愈來愈混亂的世界,關心是改變的開始。」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亞馬遜讀者五顆星推薦】 「一本超乎預期誠實地反映出人性底層的書,一位偉大記者的作品,讓我們更能了解人性。」 ——卡洛斯.哥底悠(讀者) 「這本書太棒了!我非常喜歡,裡頭的故事也十分有趣。我也買過大衛‧希門內斯的其他本作品。」 ——安德烈斯(讀者) 「非常棒,如果你對亞洲文化感興趣的話。其他記者也應該如此才對!讓我對接下來的越南和柬埔寨之旅有了不一樣的觀點。」 ——勞拉(讀者) 「我覺得這本書十分有趣、有意思和令人稱奇。有些章節至少讀了三遍。」 ——馬拉維爾(讀者) 「我曾住過亞洲二十年,很高興讀到一本讓我們認識這個未知大陸的書。有些例子中,例如福島,大衛是唯一待在那裡寫故事的人。大衛是個特別的記者,他走訪這個區域裡的許多國家,基於人道的立場(或者可能是對於悲劇的喜愛),他總是喜歡寫那些悲傷的故事。 《被遺忘的亞洲碎片》呈現了底層的故事,讓人感到驚奇,在這裡居住的人們,面對了將近二十年的經濟大爆炸。這本動人的書有著獨特的語法,讓你更了解亞洲和我們所居住的世界。」 ——法空.羅沙雷斯(讀者) 「這本書無疑地反映了一些人的生活,讓我看到珍貴又令人驚奇的亞洲。」 ——馬力雅各(讀者) 「大衛的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又嘆為觀止,這位記者為我們尋找人性的深處, 藉由他的報導讓我發現黑暗裡的光。這本書討論了政治、天然災害、正義以及記者倫理。但是整本書在尋找的其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如果有人想知道在那裡,就來讀讀這本書吧。」 ——奧斯卡(讀者) 「我很喜歡這本書,大衛的文字從來都不會讓我們失望,非常推薦這本書! 」 ——阿瓦羅(讀者) 「大衛的書總讓我們覺得很有趣,讓我們認識了另一種文化特別的地方,這是一本真誠的書。」 ——大衛(讀者) 「大衛的新書讓讓我們重返亞洲,讓我們更了解這塊大陸,藉由裡面的故事了解真實的情況。這本新書讓你一翻就停不下來。 從這本書大量的人名和考證中,讓我們認識了這些國家的真實情況還有人民的歷史。無論在他描述的人類戰爭結果、天然災害、獨裁統治和高壓統治,讀者都能感同身受。 這本書又讓我重回了亞洲大陸,我的愛。這些故事與世界史連動,但又讓我看到不同地理環境下,更為複雜的故事。同時這幾年大衛寫的書,他的目的不是想要教我們變成更好的人,而是讓我們看到人類獨裁行動,所產生的諷刺結果,讓我們更認識這個世界,而這是在我們現實世界裡看不到的風景。 這些故事在我的腦海及心裡揮之不去,記者藉由獨特的凝視,編織這場文學之旅,讓我們重回了這世紀的亞洲。我相信這本書是因為作者說故事的方式而更顯精彩,不只讓我們讀歷史,還能讓我們歷歷在目: 柬埔寨的屠殺,S21博物館埋藏了上百具人類屍體。 印度殺女嬰的習俗,只因為不想讓她們活下來長大。 緬甸軍政府對抗人民。 喀什米爾在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夾縫中生存。 在亞洲的毒品之旅最後在監獄裡告終。 曼谷紅杉軍。 對抗中國共產黨的西藏人。 天安門屠殺下的勇敢市民,對抗坦克的那張照片。 在阿富汗那裡打仗的西班牙軍隊。 面對廣島和福島悲劇的日本。 柬埔寨的戀童癖。 據說擁有高幸福指數的不丹,但卻被消費主義給打敗了。 在菲律賓由美軍和當地女人所生的混血兒。 掩飾一切的北韓。 激進的宗教狂熱份子從印尼的海灘蔓延開來,他們都從巴基斯坦的宗教學校開 使被教育成恐怖份子。以及許多美麗的故事,例如越南的戰爭,日本的浪人武士,印尼的矮人還有斯里蘭卡的內戰。 新聞報導不是為了帶給我們陰影,也不是讓我們對過去人類的歷史麻木,而是要讓我們親身感受亞洲人底層的故事。我要感謝大衛讓我到了這塊大陸,雖然這片土地總是被人們誤解。」 ——伊凡.馬可斯(讀者) 「我很喜歡這本書,幫助你更了解亞洲的一切,這本書非常有感情。有時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怎麼如此目光如豆,因為這本書讓我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更多地方值得去了解。」 ——史卡爾(讀者) 【推薦人】 伍軒宏(文學評論家)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偉文(作家) 房慧真(作家、記者)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