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農業:廉價肉品背後的恐怖真相 | 拾書所

壞農業:廉價肉品背後的恐怖真相

$ 383 元 原價 450
◆2014年《泰晤士報》作家評選「必讀之作」 當真正的農業死掉了,我們都會一起跟著死掉! 費時三年,走訪美國、歐洲、中國、台灣、秘魯、阿根廷, 揭露錯誤的農業是如何犧牲無助、弱勢的農民, 以及被蒙在鼓裡的消費大眾的健康! 《壞農業:廉價肉品背後的恐怖真相》清楚告訴你, 工廠化農業才是當前食物系統最大的問題,也是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源。 書中所揭露的事實,讓英國的農業政策轉向,影響甚至擴及其他的歐美國家。 溫馨的農村情景早已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 大量施用的農藥和化肥,單一施作的基改作物,早已把我們的農地破壞得面目全非; 動物被集中養殖在狹小擁擠的室內,不斷施打抗生素和生長激素。 工業化的農業生產,大部分利潤只被農藥、肥料、抗生素、基改廠商賺走, 農民愈來愈窮,而整個社會則付出難以想像的健康和環境代價。 這,才是現代農業令人哭泣的真相。 工業化農業真的是養活全球七十多億人口唯一的方法嗎? 廉價食物的幸福錯覺,究竟成全了誰的利益? 一個四塊美金的漢堡, 真正的經濟成本其實是一百塊美金, 除非揭穿這個系統浪費、無效率的本質, 否則全球性的災難將無可避免。 而改變的力量,就在每一口我們吃進肚子的食物裡。 【本書特色】 .為種植大量穀物以提供便宜的肉品,富有國家大舉收購發展中國家土地,讓原有居民失去自給自足的能力,飢荒反而成為常態。 .為購買強效農藥和基改種子,開發中國家的農夫常必須舉債,甚至可能破產,走上自殺一途。 .阿根廷大量種植大豆餵飽了中國和歐洲工業化養殖場的雞和豬,但農藥和污染卻為當地農民帶來了蚊蟲、氣喘、癌症,以及死胎和畸形兒。 .過去五十年,肉雞成長的速度快了四倍,快速成長的雞隻可能有心臟病、腳部問題,肉品的營養也值得懷疑。 .種植穀類時會噴灑大量的農藥,動物吃進這樣的飼料,再被我們吃下肚,難保這些農藥不會也影響我們的健康。 .我們所吃的養殖鮭魚,生活在泡有殺蟲藥劑的水裡,把牲畜排泄物用作飼料的情況也愈來愈多,但這是我們不會知道的事實。 .把牲畜集中在養殖場飼養,所用掉的土地、石油和水資源遠比自然放牧多了數十倍。 .當前全球產製的糧食量就能餵飽一百一十億人口,這比現在的七十億人口還要多出更多。 問題不在於是否能產製出足夠糧食,而是糧食究竟被浪費掉多少。 改變工業化農業的思維,讓動物回歸土地,或許是這一切的解答。 這是一本深度調查報告,也是對人類、動物及土地充滿關懷的環境寫作, 深刻省思了人類在地球食物鏈上所應扮演的角色, 及告訴我們怎麼吃,才能吃得營養又友善環境。 (本書)揭露廉價肉品和工業化農業背後的真相,是人人必讀之作。 ——《泰晤士報》(The Times) 針對全球集約化農業的影響所作的這份調查,鞭辟入裡、資訊全面且令人震驚。 ——《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林伯里從資深的行動人士的觀點探討這個最根本的議題——他掌握豐富的資訊,因所見所聞而震驚;他用謙遜的態度,說服我們為人類的食物系統負起責任來。 ——《衛報》(Guardian) 多虧有像菲利浦.林伯里這樣的行動人士,工廠化農業的真相血淋淋的攤在大眾眼前。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鳥不見了,蜜蜂也消失了,鄉村一片荒蕪,而數十億的動物連一片草也看不到。這本書警告人們認清今日大型農場的恐怖威脅。 ——《每日郵報》(Daily Mail) 為了追求利益,愚蠢的科技沒有盡頭;但更讓人憂心的是林伯里的論點:把可供人類食用的作物和魚獲浪費在餵養動物上,不只荒謬,更會造成災難。南美洲僅存的森林遭砍伐殆盡,只為了種植大豆來飼養中國的豬和雞。 ——《倫敦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 《壞農業》是一本重要著作,它完整檢視哪裡出了錯,提供了充足的具體事證和可行的解決辦法,讓我們重新燃起希望。 ——《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這本書讓人情緒深受衝擊……當今的食物系統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環境,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問題,《壞農業》提供了新的資料,傳遞強而有力的核心訊息:工業化農業不只沒達成肩負的重責大任,還把大自然搞得亂七八糟。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專文推薦】 朱增宏理事長(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聯名推薦】 朱慧芳(財團法人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執行長)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暨TED亞洲大使)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錢永祥(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思想》總編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