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 拾書所

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 253 元 原價 320
★金獎導演 奧立佛.史東、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約翰.屈佛塔——特別推薦 ★從第一頁起就令人震顫不已!唯一一本由內幕人士第一手敘述,並忠實呈現出毒品與恐怖份子組織之間交流的書籍 他是販毒和恐怖組織之間匯合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窗口。 什麼是臥底?簡單說:就是和壞人下棋,讓他走你要他走的那步棋,但卻不讓他知道你心裡打的是這個主意。 從執法角度來看,臥底是有技巧地引出入罪陳述的藝術;從個人及心理觀點來說的話,這是取得信任,然後操控那份信任的黑暗藝術。 隱身27年、橫跨5大洲,屢獲勳章的美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紀實,揭露鮮為人知的全球毒品交易與恐怖主義的驚人連結。 為了緝毒,他必須偽裝成各種角色。 特勤幹員不少,但真正稱得上「特勤幹員」的卻沒幾個, 弗利斯就是少數幾個真正掙得這名號的人。 多次獲頒勳章表揚的資深美國緝毒署幹員弗利斯在此書公開了他的驚人臥底生涯,他曾經與毒販交易過小量毒品,也曾洽談過價值數百萬美元的交易;從「天空之王」阿瑪多.卡里歐.富恩提茲的墨西哥華瑞斯販毒集團,到阿富汗億萬毒梟哈吉.朱瑪.汗……與各形各色的人們發展錯综複雜的關係。 ——具有魔法的字眼:賭城 「我來自拉斯維加斯。」這句話就像是一把七彩霓虹的鑰匙,會開啟歹徒心中所有貪婪之意。這幾個西班牙字(Las Vegas)的意思是「牧草地」,它的音節具有某種催眠效果,從舌尖性感地吐出……只要我拿它當臥底背景故事的地點,歹徒全都愛死了。 ——臥底如同求愛 當和阿拉伯人或亞洲人打交道,你必須跟他們先聊個三十分鐘或一小時,講些他們的家庭或私人生活的事。這是禮節的一部分,感覺幾乎帶點性感,過程一定要先有求愛、追求的感覺,然後再來慢慢地談前戲的部分。 ——迪士尼樂園是最佳會面地點 那裡是與歹徒見面最理想的地方,因為沒有條子會去迪士尼樂園,至少不會在周日下午出任務,而這會給予歹徒安全感,奠定良好的初次印象。 ——毒梟的守護聖人竟是卡通崔弟? 在墨西哥販毒集團裡,崔弟有邪惡的代表涵義,他們穿著印著黃色崔弟卡通圖案的T恤及外套,就連車上也貼了崔弟的圖案,身上則有崔弟刺青……幫派分子把崔弟視為pollo,意即「雛鳥」,這是墨西哥人對非法跨境者的俗稱。Pollero則是走私者的俗稱。 弗利斯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單純的國際販毒者,他開著一部紅色雪佛蘭購買「八號球」、在天空之王私人飛機上談妥數百萬美元的交易,並且建立種種祕而不宣的關係,其對象不止是國際大毒梟,在某些案子裡還包括了蓋達、真主黨、哈馬斯、撣族聯軍等組織。 臥底任務大多要靠直覺,這種技能是天生的,要嘛生來就有,不然就不會有。你必須建立起一種信任,但是絕不能有來有往,而且也絕對不能互相關照。這全是表象,你就像個虛幻的立體影像。 弗利斯寫下橫跨5大洲,全球最殘暴的毒梟及恐怖份子網絡的故事,書中字字真實,皆有文件紀錄以資證明,猶如是一部驚悚電影。 【各界讚譽】 「『毒品』問題已經成為近年來台灣地區治安的重大隱憂,『向毒品宣戰』口號震天價響的喊了數十年,毒品卻依然像是無影鬼魅般的侵蝕著台灣。 「《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書中,作者十分詳細且深入淺出地從一個臥底幹員的角度出發,點出了毒品的交易、流通、因為毒品所衍生的犯罪、甚至是所謂的毒品經濟等,雖然殘酷,但是卻清晰地描繪出毒品的各種樣態。 「雖然被稱為毒品,其實這些毒品原本都是一種能夠暫時改變人類大腦心智狀態的心理藥物。這些藥物被發明出來的重要起源是奠基於其醫療價值。但是心理藥物所帶來的解脫感與欣快感,卻是那麼容易讓人上癮,尤其在現今社會高度的生活壓力環境下,『毒品』就成為許多人在缺少排遣壓力管道之餘,另外的一種抒壓方式。然後,就在毒品的成癮影響下,漸漸的成為毒品的俘虜…… 「在這邊我誠摯的推薦本書,也歡迎各位讀者透過本書能夠更清楚的知道毒品的各種樣貌以及了解一個臥底幹員危機四伏卻又充滿挑戰的工作樣貌。讓我們一起進入『緝毒幹員』神秘的世界,揭開毒品的多重面紗吧!」 ——戴伸峰/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 「弗利斯以敬畏及親密的筆觸描述他的任務目標。」 ——《紐約客》雜誌 「艾德華.弗利斯是個貨真價實的特勤幹員。」 ——奧立佛.史東/奧斯卡金獎導演 「我拷問弗利斯好多天。我想知道當你摸清了某人的底,卻要在幾個月或幾年之後背叛那個人,這究竟是什麼感覺?你要做到什麼地步才能愚弄所有的人?而同時你的生命危在旦夕,政府危在旦夕,一切都危在旦夕。」 ——約翰.屈佛塔/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當艾德華.弗利斯走進辦公室時,所有經驗老道的幹員都忍不住對他行注目禮。他就像是上緊發條的玩具兵,這小子會把壞蛋一網打盡,無論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他有牧羊犬的勇氣和決心,天不怕地不怕,我們都在想,這點會不會有天害死他……雖然我們都有相同的職務名稱,但是真正稱得上『特勤幹員』的卻沒幾個。弗利斯最後成了少數幾個真正掙得這名號的特勤幹員。我們國家應該要好好感激他,這本書精彩可期。」 ——威廉.昆恩(William Queen)/《紐約時報》暢銷書Under And Alone作者。 「艾德華.弗利斯是我有幸合作過最棒的一位緝毒署幹員。他是個冷靜沉著的臥底幹員,富有創新精神、自動自發,注定會有最頂尖的表現。《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是一本讓人廢寢忘食的精采讀物。」 ——麥可.邦斯莫(Michael Bansmer)/美國緝毒署的已退休長駐主管 「艾德華.弗利斯是緝毒署「明星」臥底幹員的象徵。大多數幹員不會自願前往戰區服務,不會在少了監控的情況下,在異國進行臥底任務。我知道,因為我經歷過。弗利斯的成就、貢獻及犧牲受到緝毒署及執法人員的共同認可,本書最令人信服的讀物。」 ——麥可.何姆(Michael Holmes)/美國緝毒署洛杉磯分部的已退休特勤幹員副主管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