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套書(2冊) | 拾書所

犯罪心理套書(2冊)

$ 655 元 原價 850
《犯罪人格剖繪檔案》 ◆哥倫比亞大學開放課程百大法律書單之一 每個人都曾有過壞念頭,但是絕大部分的人不會付諸實行。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人做出可怕的犯行? 走入犯罪者的內心世界,一樁樁犯行背後,潛藏著各種極端的人性! 人性本惡或本善?這個問題打從哲學、科學到社會學不斷進行分析研究,始終沒有解答。身為犯罪心理學家且多次擔任法庭專家證人,沙門諾博士憑藉專業知識,生動描繪人們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心理轉變,精闢剖析讀來令人過癮。 傳統的犯罪研究強調犯罪者是社會、心理和生理因素下的受害者,他們對這些因素少有、甚或完全無法掌控。有些社會學家主張犯罪是對於極度貧困的環境的一種可理解且正常的反應;有些人則認為犯罪是社會價值的錯置,造成人與所處的社區、工作場合和政府產生疏離;心理學家則強調早期的家庭經驗所扮演的角色,指出父母失能是犯罪行為的原因。 十九世紀末,義大利醫生龍布羅梭主張,有些人生來就是犯罪者,是基因遺傳的結果。他把犯罪者視為生物異常,文明世界的野蠻人。罪犯這個概念帶有一種本質上的缺陷。到了二十一世紀,科學家們將研究轉向探討犯罪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沙門諾博士挑戰傳統的犯罪行為理論,指出確實有「犯罪人格」的存在。本書主要將焦點放在犯罪者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描述犯罪心理的運作機轉,以及處理犯罪習慣的方法。書中提出多種犯罪的心理模式,包括毒癮、家庭暴力、職場犯罪、網路犯罪和恐怖主義,以及減少犯罪和處理累犯的有效作法,同時也討論了基因科技所帶來的基因犯罪問題。 沙門諾博士筆下描述的男人、女人或是孩子,具有各種極端的特徵,無論是自我中心、控制慾強、說謊成性、不負責任以及冷酷無情;整體而言,他們比起只具有部分特徵的人更具有殺傷力。結果導致相較於一個過著負責任生活的普通人來說,這種類型的人對自己與世界有著完全不同而且充滿激進的想法。這種人即具有所謂的犯罪人格。 *** 《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人性本惡?或環境是讓人犯下惡行的最大原因? 猶太大屠殺的主謀者,生來就是精神病態? 又或者,他們的心理狀態跟你我並無不同? 當代精神醫學大師 歐文.亞隆 好評推薦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同盟國於紐倫堡召開國際軍事法庭,將納粹戰犯的種種罪行公諸於世。審判期間,為了評估戰犯的心理狀態是否適合受審,精神病學家道格拉斯.凱利與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吉爾伯特受命探索納粹首領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為何下令殘殺六百萬名無辜的猶太民眾。 除了透過密集的精神評估面談、智力測驗,兩人不約而同應用了當時屬尖端技術、可評估受測者精神狀態的羅夏克墨漬測驗。儘管如此,兩人卻做出了天差地別的結論,甚至在大審結束後,為了搶先出版羅夏克墨漬測驗結果鬧得沸沸揚揚,最後反而使得測驗結果埋沒了數十年。這些結果究竟揭露了哪些訊息? 凱利認為,這些納粹分子不過是純粹有道德瑕疵的平凡人,殘暴的作為只是因應當時局勢而生,任何正常人在相同的情境下,都可能做出同樣的暴行。吉爾伯特卻認為,這些戰犯是非我族類,才會對猶太人懷有異常恨意,簡言之,他們是泯滅人性、天生邪惡的魔鬼,可歸入精神病理中的特殊「類別」。為何兩名專家的意見如此不同?究竟誰對誰錯? 在本書中,擁有數十年精神分析經驗的丁斯戴爾博士,將以當代的角度剖析戰犯心理,檢視「恨意」的各種樣貌,重新解讀佚失七十年的羅夏克墨漬測驗紀錄。他也將透過自紐倫堡審判以來有大幅突破的精神病學(精神病態定義的演變)、社會心理學(如漢娜.鄂蘭的「平凡的邪惡」、米爾格倫的權威服從實驗、達利及拉丹內的「旁觀者的冷漠」、金巴多的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神經學研究(大腦損傷、神經傳導物質缺乏),討論做出惡行之人究竟是「大腦天生異常」,或純粹是「受到環境驅使」。 針對策動屠殺的政府領袖深度研究,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本書是對犯罪心理學發展與二次世界大戰相關歷史有興趣的讀者,不容錯過的好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