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在人間:跟著「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品嚐大江南北的家鄉味 | 拾書所

至味在人間:跟著「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品嚐大江南北的家鄉味

$ 247 元 原價 290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總導演十年談吃文章首度結集 一本攪動千萬讀者味蕾,讓人食慾大開、口水橫流的吃貨手札 「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她在我的舌尖上」 作者陳曉卿為《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總導演,但在名導之外,他更是名聞遐邇的老饕。強調「美食是掃街掃出來」的他,熱中尋覓大街小巷的平民美食,更因此被朋友戲稱為「掃街嘴」。 本書為這位美食愛好者的十年飲啜筆記,陳曉卿以文字為食材,寫下了靈魂深處的家鄉味,以及拍紀錄片時跑遍大江南北的四方美味,並佐以食物背後的人情、故事,一一寫下所有他關於食物蒸炒煎炸的獨門記憶。 「最好吃的永遠是人」 貫穿這一篇篇令人咂嘴的美食文字的,是食客、廚子,是和菜色一樣霸道的服務生,也是與作者同桌共飲的那個人。作者認為世上最好吃的是人,人間至味往往醞釀於人與人之間,比起吃什麼、在哪吃,「和誰吃」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美食大多是離不開故鄉的,只能在當地好吃」 館子、夜市、菜場、鍋裡碗裡……如果問陳曉卿美味究竟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會指向家的方向。他說自己拍《舌尖上的中國》時,重現老家的醬料不過用了兩個星期,但醞釀和發酵這本書,他用了將近四十年。 ■ 魚最好吃的部分在哪裡? 宜昌人陳敏,話不多,做事穩當,每次煮魚吃魚,都不動聲色。有一次,陳敏的媳婦來京探班,等陳敏煮完魚,忙東忙西坐到桌上,一通亂找,漲紅著臉問道:「我的那塊肉呢?」蔣、段二人大惑不解:「哪塊肉?哪塊肉?」陳敏支吾著:「就……那塊……」媳婦在一旁應聲:「我吃啦!」媳婦說的正是那兩塊月牙肉——魚鰓邊最細滑、最鮮嫩的所在。據說從前土匪綁票,都是先餓人質兩天,然後煮頓魚,就等著看人質從哪裡下筷子。筷子先挾魚脊背、肉多的地方,肯定是窮人家孩子,放了算了;要是先吃月牙肉,那必須死等贖金,這是富貴人家的香火。——〈紅脣添香〉 ■ 最好吃的年夜飯永遠在家裡 有人認真起來,非要讓我推薦「味道好」的年夜飯去處,我的回答永遠是:家裡。濃濃的暖意中,一家人就像回到了從前,老爸在廚房和餐桌之間做折返跑,我媽在一二三四地數著盤子碗的數量,唯一不同的是多了電視裡稀稀落落的晚會……及至全體坐下,父母笑盈盈地看著大家,在他們眼裡,我們還是沒出家門的孩子。老媽坐我旁邊,像當年摩挲豬頭一樣撥攏著我腦袋:「哎喲,多了很多白頭髮哦……」我看著她眼角密密的皺紋,心下不覺一酸。——〈年夜飯之味〉 【各界推薦】 焦桐(飲食文化專家) 蔡瀾(作家、美食家) 蔡珠兒(作家) 張國立(作家) 胡天蘭(美食評論家)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松露玫瑰(食譜書作者及譯者) 莊祖宜(廚師、作家) 王瑞瑤(中廣超級美食家主持人、資深美食評論家) Liz 高琹雯(美食作家) 李絲絲(誠品書店Cooking Studio資深企劃) 王浩一(府城達人、城市作家) 陳曉卿是我相信得過的美食家。 ——蔡瀾 曾幾何時,吃一頓飯除了行前要做攻略,進食當中還不忘拍下食物的「倩影」,甚至立刻上傳至社群網站實況轉播。此乃趨勢,更是個人嗜好。而《至味在人間》帶領讀者進入最純粹的飲食氛圍,以記憶佐餐,用初心品嚐。此外,作者描繪各項美食時,字裡行間香氣四溢,令人心馳神往。 ——松露玫瑰 陳曉卿這本書從頭到尾談的只一樁大道理:感情,吃飯的感情。談得深哪,談得我口水如夏天午後的大雷雨。 ——張國立 導演寫吃,個人風格鮮明,充滿畫面感和立體聲,是我讀過頂尖精采的食記。 ——莊祖宜 這幾年我走訪的中國美食一一從書中躍出,彷彿還聞到熱氣蒸騰的味道。我看到了當下且真實的庶民生活美食,而不再有時差、有距離。 ——王瑞瑤 讀陳曉卿,頗有「孤獨的美食家」的況味,但更幽默、機智、瀟灑。 ——Liz高琹雯 這是一本幸福有情有韻的好書。 ——王浩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