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野島剛由小見真的文化觀察 | 拾書所

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野島剛由小見真的文化觀察

$ 237 元 原價 300
自認是日本通的臺灣人,你真的了解日本人嗎? 野島剛況味十足的「日本原來如此」文化觀察 外表循規蹈矩的日本人,心裡卻是這麼想的! 日本人性開放,竟然是從江戶時期就開始? 臺灣的便利商店,有個特殊味道是日本沒有的? 如果工作太累,辭職不就好了嗎,幹嘛要自殺? 靦腆的日本人,為何總是不說真心話? 資深媒體人野島剛遊走臺灣、大陸多年,回看日本的跨文化趣味觀察, 從隱藏在文化.社會.美食.生活中的各種小小事, 挖掘出那些日本精神背後的真實性格,以及平凡小事中的文化原味, 讓你一次看懂日本的美食、日本的社會、日本的過去與現在、日本人的個性! 來看看野島剛怎麼說: 日本的美食——日本人去國外的壽司店用餐時大多會對米飯的味道感到不滿。魚肉已經成為遍及全球的食品,因此不會出現在日本吃到的鮭魚比在北京或香港的好吃的現象。但是米飯就不一樣了,它能夠充分展現日本的特色。 日本的過去——關於江戶與京都的關係,若以臺灣為例,那麼臺南就好比京都,而臺北則相當於江戶。江戶城終究是一座武士的都城,而京都則是一座以皇室為中心的都城。 日本的現在——在日本經濟不景氣的九〇年代後期,候選人參選時的宣傳內容一般都是「在某地建一座橋」、「建設一條公路」等。而到了今天,宣傳內容變成了養老院。這就顯現了日本高齡化問題的嚴重性。 日本的文化——中國美術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都會向橫或縱的方向延伸開去。而在日本人看來,這種構圖令人感到不安。日本人喜歡先把創作空間確定下來,再在其中發揮自己的美感。茶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日本人的個性——日本人在災難發生時會優先幫助他人、不怨天尤人或者指責政府救災不力,這在其他國家民眾看來其實相當特別。這或許和日本人十分重視的概念--「我慢」有關。 「透過本書,可以看到我每天處在大量的新聞與日常瑣事, 以及寫稿子之間最真實的模樣。 這是一本想要放鬆心情時,信手拈來翻閱的隨筆小品, 每天閱讀一篇文章,毋須感到任何負擔,享受純粹的閱讀樂趣就好。」 --野島剛 【名人推薦】 胡忠信(政論家、歷史學者)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人) 張維中(旅日作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