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猩猩(經典普及版):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 拾書所

第三種猩猩(經典普及版):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 316 元 原價 400
賈德.戴蒙第一部經典鉅作 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書獎、《洛杉磯時報》科普書獎 全新編寫經典普及圖文版 戴蒙希望他的書能夠幫助全世界的地球人面向未來, 改善當今年輕人將會繼承的世界,幫助年輕世代建立未來。 經典普及版說明 《第三種猩猩》自一九九二年首次出版至今已二十五年,在全世界與不同領域都造成廣泛的影響,在地球環境更加惡劣的此刻,為了使更多讀者與未來世代理解人類的特性,作者賈德.戴蒙與改編者重新改寫成《第三種猩猩(經典普及版)》。書中完全保留戴蒙核心觀點和論據的基礎且加入了新資訊,適當略去部分學術性較深的論證,運用通俗生動的例子以及大量插圖,將原書的觀點用更加親和、明朗的方式呈現給大眾,非常適合中學以上的學生閱讀,也適合還未曾閱讀這部經典著作的一般讀者。 為了繼承者們:要瞭解地球的未來,就要先瞭解人類是什麼 一部關於人類的生物演化史 近二十年深刻影響全球科學人文的跨領域研究 以演化來看,人類與黑猩猩、矮黑猩猩的基因差異很少,不到二%,因此人類可說是「第三種黑猩猩」。然而,這看似很少的差異,正是使得人類如此特殊的關鍵。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跟黑猩猩明顯不同?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什麼原因造成的?在人類的遺傳歷史中,因為發生了一些特殊的變化,開始出現讓我們既獨特又黑暗的特徵。這些特徵是什麼?怎麼發展出來的?有什麼目的嗎?是好還是壞? 人類特有的生命週期,以及發明語言、文化、藝術與農業,使得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但是有些人類從動物祖先繼承來的某些特質,卻有可能最終造成人類社會的「自我毀滅」。 這部人類的自然演化史與興亡史,廣泛探究了人類的動物根源,充分演繹人類的生命循環與文化特徵,並透過人類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地理學、生態學以及古生物學等不同領域的案例,提出人類光明與黑暗素質,最後點明人類續存的希望所在。 賈德.戴蒙一生投入人類演化與生態研究,走訪全世界各個重要的物種多樣性基因庫進行深入探查。他始終抱持強烈熱忱與堅定意志,關懷環境,並以畢生研究結晶鍛造出這本最新的《第三種猩猩(經典普及版)》。響亮而清晰的問題引導,層層抽絲剝繭的推論,一些看似不尋常但卻非常真實的案例,以及大量插圖,創造出全新的格式與閱讀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全書共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生動地簡述了幾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嘗試解答與黑猩猩基因的二%差異什麼。 第二部分探究人類生命週期的變化與特徵,我們覺得看似平凡的特徵,卻關係著人類的演化與發展。 第三部分探討人類異於動物的文化特徵,不僅包括值得我們自豪的語言、藝術、農業等方面的形成和發展,還有關於吸菸、酗酒、吸毒等陰暗特質。有趣的是,也討論了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第四部分探討人類可能走向毀滅的兩種特質:殺害同類的仇外心態(滅族屠殺)以及對環境的破壞。尤其提到文明不同是因為地理力量,而非遺傳。地理為演化立下了基本規則,也影響了現代政治史的發展。我們住在哪裡,深刻地決定了我們是什麼人。 最後一部分細數人類經營環境失當的歷史,並談到為何必須重視生物滅絕,以及未來的危機與轉機。 我們這個物種目前看似全盛(人口數量與分布範圍與支配地球的力量等),卻也正在逆轉進步,自毀能力達到巔峰。然而,即便烏雲籠罩,最終戴蒙還是指出了令人振奮的可能性,對未來審慎樂觀。 本書特色 1.完全保留戴蒙核心觀點和論據基礎,適當略去了部分學術性較深的論證 2.運用通俗生動的例子 3.加上大量的插圖 4.用問題意識引導,透過脈絡分明的標題與分段式小塊論述,層層抽絲剝繭,萃取出最精要的核心觀點,讀來一氣呵成,易讀易懂 5.將艱澀的觀點成功地用更加親和、明朗的方式呈現給大眾非常適合學生和一般讀者閱讀。 跨界推薦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林秀嫚|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許慶文|國立新竹高中生物科教師 簡志祥|「阿簡生物筆記」部落格作者 名人推薦 「文筆機智風趣,讀來讓人愉快……讓讀者思考人類演化之謎,思考人類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弗蘭斯.德瓦爾(Frans B.M. de Waal),《紐約時報》 「資料豐富、內容精采、清晰好讀,所有圖書館必備。」——《圖書館期刊》 「本書廣泛涉及了演化生物學與人類學,有許多啟發性的概念。這位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自然史》專欄作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理學教授,寫成這本書,毫不意外。」——《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我在社會研究課上使用這本書,對十幾歲的學生來說深具挑戰性和適用性……能補充課堂討論。這本作品具有突出的思想和優秀內容,能幫助學生構建和討論問題,並且能處理當前事件。」——美國中學教師 「相當多的照片、表格與圖像提供了對於當前問題全面廣博的綜合彙整。對演化學、人類學、心理學、人類史和文化相關領域感興趣的讀者,會發現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約翰.彼得斯(John Peters),紐約市兒童文學顧問 「閱讀《第三種猩猩》之所以重要,理由並不在於該書的論證是穿越古今、放諸四海皆準的。相反的,我認為《第三種猩猩》及其論述為特殊時空下的產物……透過該書,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獨特的時空氛圍,乃至於在這個氛圍中求生的科學家以及一般大眾,是如何體會及定位自己跟環境、跟他人的關係。《第三種猩猩》的價值之一在於提醒我們科普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在當代的世界中,戴蒙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他的科普寫作包含了了不起的理論洞見或科學發現,而是他的著作幫助我們看清一個貌似已經過去、卻始終陰魂不散的時代。」——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從尼安德塔人談到現代人、從天擇談到農業、從洞穴藝術談到集體屠殺……透過本書,我們可以看到從過去到現在的歷程(甚至一點點的未來)、從大自然的作用力到人類的群力群策、從和平與文明到破壞與殺戮。本書討論層面廣泛,是適合做為瞭解人類簡易演變史的讀物。」——林秀嫚,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本書對於有關人類演化推論中諸多客觀正確事實與證據的提出,與他利用鳥類演化、生物地理分布等證據和一些心理學、行為學和人類考古證據間所做的推導、連結和論述歷程,本身即具有相當的可讀性,很值得大家細細探究。」——許慶文,國立新竹高中生物科教師 「作者用跨領域的知識整合,探討了人類的演化與環境間的互動,很適合做為中學生在學習分類與演化後的課外延伸讀物,也適合教師在每一篇章前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辨,擴展學生的科學視野。」——簡志祥,「阿簡生物筆記」部落格作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