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的歷史:西方的宗教、家庭、政治與資本主義如何建構出乳房神話,及其解放之路【全球長銷21年經典‧成令方教授專文導讀】 | 拾書所

乳房的歷史:西方的宗教、家庭、政治與資本主義如何建構出乳房神話,及其解放之路【全球長銷21年經典‧成令方教授專文導讀】

$ 356 元 原價 450
誰擁有乳房? 當乳房的使用權和詮釋權一再移轉,它將往何處去? 一部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的女性身體文化史 幽默、尖銳,旁徵博引 全面展示了西方歷史中乳房所乘載的多元意涵及流變 完整注釋│經典重現 【露點驕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成令方(高醫大性別所教授)│專文導讀 肉彈甜心、李欣倫(作家)、林蔚昀(作家)、陳芯宜(電影╱紀錄片導演)、張明旭(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專案經理)、黃瑞汝(前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委員)、鄭治桂(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蔡宜文(作家) 女性擁有好乳房,也擁有壞乳房。 在男人眼中,它代表「性」;資本主義讓它成為最好賣的商品。 對嬰兒而言,它是食物;醫師則只聚焦於其哺育功能與病徵。 從家庭角度來看,女性拒絕哺乳會遭受撻伐,但公開哺乳亦是禁忌。 在政治與宗教的濾鏡底下,乳房時而等待拯救,時而散發神聖光暈。 分類學上的「哺乳綱」,起因來自於十八世紀科學家對乳房的病態關注; 同一時期,上流社會與下層階級的乳房,形象與待遇則不可同日而語。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乳房不僅鼓舞士氣,更用於國族主義政治宣傳; 但到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之下,乳房地位遠遠不及陽具。 二十世紀歐美文化席捲全球後,乳房的情色意涵逐漸取代其他象徵,成為壓倒性的代表。 然而,乳房所乘載的意義是否也隨之劃下句點,到此為止? 或者,此乃另一場人權之戰的開端? 《乳房的歷史》是女性主義史學家瑪莉蓮‧亞隆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她以女性視角出發,仔細清點、爬梳乳房在西方文化不同時期與脈絡下所被建構出的複雜形象,從乳房的神聖化到情色化,政治化到商品化,乃至於乳房的階級差異與流動,以及解放的可能性,試圖闡明乳房絕非僅是一身體部位,背後更埋有龐大的性別議題,自1997年出版至今,代表性與影響力持久不衰。 ★「恩格斯曾以一個國家的婦女社經地位之高低作為該國文明的指標,對本書作者來說,一個社會的文明指標則是:女人能不能從男人手中奪回自己的乳房的掌控權。」 ——成令方(高醫大性別所教授) ★「乳房是一個從開始發育時就被外界各種聲音提醒要好好保護的器官。保護不是因為它很脆弱,而是因為它很容易引起別人對色情的聯想,從哺乳到穿不穿內衣,女性的乳房總被告誡要好好地包住,不要引起性欲,但其實乳房對女性來說,無論其內在外在,都有更多值得討論的地方。」 ——肉彈甜心◎Amy ★「身為發育較早的胖女孩,對於乳房一直有著糾結的感受——小時候討厭胸部變大讓我看起來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討厭被喚作『乳牛』或『奶媽』,甚至還討厭乳房代表的『女人味』。這些從兒時起對於身體的糾結與厭棄,在《乳房的歷史》裡得到了轉譯,我們一邊讀著(累積了幾個世紀的)對於乳房的註解,一邊嘗試用不同的角度觀看自己,一步一步,踏上與身體和解的那條道路。」 ——肉彈甜心◎馬力 ★「從『大奶』、『乳牛』、『貧乳』等針對女性胸部的綽號,到彈肩帶、騎車急煞、對女性胸部打分數等現象,再到『那女的沒穿胸罩耶!騷!一定很淫蕩』、『奶都下垂了還跑出來嚇人』、『公眾餵奶就是為了引誘男人』等,從乳房出發對女性施加的不平等對待、物化與貶低,在性平教育的諸多面向中,女性乳房都佔有相當的篇幅,且常可窺見父權宰制對『好乳房』與『壞乳房』的區分。而為了讓乳房回歸女性自身與自主,好好認識乳房的歷史以及背後結構性問題,實是性別平等不可或缺的一塊!」 ——張明旭(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專案經理) ★「一部乳房決定權的深思與感情用事之作。」 ——鄭治桂(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