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登門拜訪 | 拾書所

刺蝟登門拜訪

$ 237 元 原價 300
當代「進行式」青春文學代表 成人式之前,自我與人間的叩問 「我們將要走入盛年,如今正預支普通的未來。想要不平凡的妳跨上機車後座,在終有盡頭的狹窄巷弄裡蜿蜒前行著。」──許瞳 繼《裙長未及膝》,許瞳最新散文創作,以青春的人稱來闡述人與城市的遷徙變化。 書衣以「毛刺」為題製作,凹凸的刺點成了在紙上的手感,生動呈現柔軟皮囊之外,面對生活的偽裝。 / 是時空轉換的心傷與創痛, 使我們日漸將軀體包裹在扎人的毛刺之下。 生活中的刺無所遁逃、也無須遮掩, 刺蝟必然登門拜訪,使自己或他人流淌血與淚。 / 毛刺 那時的我們在搖晃的公車上,左耳右耳共聽著歌,想起海風、可樂果,看著閃爍的火光,只是一切並沒能爆炸。 書寫關於大學、戀愛、遷徙間的日常。所承載的青春如時間遺留的荊棘,於默然前行時附著於背脊。 消失點 厭倦於熟門熟路、一切行動都得為生活負責的人生,所以找個全然陌生的角落揮霍金錢、傷透人心。 透過在不同城市,安置「無法真正抵達」的自己,進而「想像另一個人」以揣度個體與集體間的距離。 刺點 最美好的不全然會是最幸福的,美好與幸福的差距之間,得要花費漫長的人生跋涉揣摩,並且遺忘許多執念、使許多花凋謝、毀壞多座城池。 收錄風平浪靜之中,任誰都可能觸發的憂鬱。那些戳破我們的刺點或許帶來輕傷,卻也揭示了生命的隱喻。 裸眼散步 原諒我在這樣下雨的天裡,試圖擁抱誰的時候,總是相互刺傷。 以散文詩描述那些關於隱晦的生活記憶,以及日常所思。 書中三輯由弱漸強,由日常側記開始,進而內化、向生命與社會探索。作者書寫個人生命經驗,卻試圖使記憶形成一只「能夠置換」的容器,在閱讀「個人的故事」時,轉而想像「共同體的日常」。 專文推薦 李進文/詩人 開門推薦 林達陽/詩人、作家 胡衍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段戎/詩人 唐捐/臺大中文系教授 陳繁齊/作家 許菁芳/作家 【以上推薦人依姓名筆劃排序】 她打開十九二十歲的柵,釋放如獸之青春衝出閘門,心的空間蹄聲達達,記憶奔馳──這是她「來自都市空間的青春訊息」,聽見訊息就能相遇。——李進文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北一女的許瞳,前一刻還在國家圖書館演講廳,正襟危坐對著偶像朱天心和三百位觀眾分析朱天心的小說;下一刻卻已匆匆趕赴補習班衝刺學測,用參加畢業舞會、彩虹遊行、限時拍賣的快意心情。 台大的許瞳,繼續用文字和讀者交換想法。有時的她,讓人想起老愛皺著眉頭的大學生胡晴舫;有時的她,又好像面對鏡子努力雕琢舞藝的大學生蔡依林。 所有早慧的人,都活在偌大反差裡,差別只在於是否悠遊其中。這本書的讀者,應該也一樣。——胡衍南 《刺蝟登門拜訪》裡盡是些不能說破的祕密——那些我們被時光蹂躪之後的餘燼、在發表台上支支吾吾、言不及義的成長痛楚,許瞳替我們說完了。然而我們必須在一切潰堤之前收起毛刺,才能在生活搖盪的支點上若無其事。——段戎 青春因為書寫而坐大,田野日誌有時比事後的闡釋更可貴。許瞳果敢的迎向「現在」的美學,驚奇於日常,感知以慧心,寫下青春的田野日誌。不因長大而世故,不因知識的洗禮而猶疑,而是在勃發的感性上融入更為銳利的知性。旁人「只道是尋常」,許瞳卻能為我們發現消失點、刺點以及介於虛實之間的刺蝟。——唐捐 讀了《刺蝟登門拜訪》讓我想起自己十八、九歲的日子,那時已然有些失去與告別悄然發生,亦有許多難解的問題正在天空上頭盤旋,但當時的我卻未能意識。許瞳的寫作中有時條理分明、井然有序,有時又僅以直觀的情感與生活互動,如同感性與理性的辯證,試圖讓不安能有所安放、讓不解能有所釋然。我想許瞳在時空間交錯的經歷中,完善地用細膩的感知捕捉了這樣充滿裂縫的年紀,以及那些值得自己在乎的人事物。——陳繁齊 輕重之間,弦外之意。少女存著老靈魂,活一種老派的青春。——許菁芳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