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性侵受害者,選擇勇敢報案,卻被警方一狀告上法庭……
★榮獲2016年普立茲新聞獎、波克新聞獎
★入圍2018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非文學匕首獎決選
★入選《Stylist》2018年度必讀書單
★Netflix改編影集《難,置信》全球熱播!
「此報導檢視並揭露長久以來執法部門對強暴案調查之失敗,以及對受害者創傷之不理解等令人震驚的真相。」──普利茲新聞奨讚詞
十八歲的瑪莉向警方通報被陌生人性侵,卻飽受質疑。
因為她的語氣像在演戲,感覺只是想獲得關注;她的說詞矛盾反覆,肢體語言和反應都不像是無辜被害人。
最重要的是她改口了──
「沒有。我沒有被強暴。」
瑪莉被以「謊報」罪名控告,淪為社會唾棄的說謊者。
二〇〇八年到二〇一〇年,美國華盛頓州和科羅拉多州發生連續強暴案。兩地警方對待強暴受害者的態度及查案作為截然不同──華盛頓州的林伍德警局把強暴受害者瑪莉當成「謊報」的騙子,將她告上法庭;但在另一頭,科羅拉多州的兩名優秀女警蓋博瑞斯和韓德蕭,則奮力自不同地區的連續強暴案中尋找蛛絲馬跡,追捕強暴犯。兩地事件起初看似無關,但直到整合鑑識線索,才揭露這些強暴案竟是同一人所為……
本書的兩位作者皆為獨立媒體資深記者,他們在二〇一五年開始共同調查這樁連續強暴案,發表〈難以置信的強暴案〉(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報導,榮獲二〇一六年普立茲新聞獎、波克新聞獎。以此報導為基礎,米勒和阿姆斯壯更深入採訪事件相關人士,查閱美國性侵案件數據資料,增加側寫強暴犯以及合力逮捕他的執法人員之篇章,寫成此書。書中詳盡描述犯罪現場細節,但未過度渲染,也未對受害者外貌和經歷進行主觀評判。他們逐步揭露關於瑪莉「謊報案」的錯誤質疑與謊言,以及美國司法長期對強暴案抱持歧見的歷史根源,企圖打破社會刻板印象的「完美受害者」迷思。
【名人推薦】
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
葉建廷/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
——專文推薦
尤伯祥/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理事長
李佳玟/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
李晏榕/律師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路那/疑案辦副主任
蔡宜文/作家
賴芳玉/律師
謝煜偉/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齊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國際書評】
本書是報導文學界的成功之作:深深潛入一樁錯得離譜的案子,描繪泯滅人心的罪犯,最後以英勇的義舉替失去聲音的受害者討回公道。你永遠遇不到像這樣的犯罪故事。
——羅伯特.柯爾克(Robert Kolker),Lost Girls作者
這是一本令人不安、感動的深刻大作,挖掘諸多不隨著時間改變的議題——犯罪、受害者心境、誠實、性別歧視——這正是當下最需要的探討。同時也以迷人、犀利的文筆描繪出乎意料的案情轉折。
——蘇珊.歐琳(Susan Orlean),《蘭花賊》作者
美國從未妥善地正視性暴力議題,許多人自以為是地欺壓受害者,使得悲劇更加惡化,令受害者孤立無援。本書經過報導文學的巨匠深入研究,強力地掀開以無知作為掩護的假面具。雖然令人心痛心碎,這本書你非讀不可。
——布萊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不完美的正義: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作者
「本書描述了令人心碎的故事。兩位作者將人物寫得活靈活現,不做太多批判,僅是指出社會大眾看待強暴的深刻性別歧視。此外,無論是執法人員還是受害者,書中充滿堅毅的女性角色。」
——安-瑪莉.史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新美國基金會執行長,《未竟之業:為何我們無法兼顧所有?》作者
兩位作者披露了性別偏見以及對於性侵害的諸多迷思,至今仍舊深深影響執法機關對於性犯罪的調查心態。不但再度傷害受害者,更讓犯人逍遙法外,有機會犯下更多案件。這本傑作同時細緻地描寫步上正軌的調查過程,讓讀者看見優秀的警力加上最新的研究成果能為性侵受害人聲張正義。本書經過深入周全的研究,充滿同理心,是各位的必備讀物。
——瓊安.艾沙包特(Joanne Archambault),國際終結對女性施暴團體(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ternational)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