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骨房:法醫人類學家的骨駭筆記,歷史上的懸案真相與駭人傳聞其實是…… | 拾書所

存骨房:法醫人類學家的骨駭筆記,歷史上的懸案真相與駭人傳聞其實是……

$ 315 元 原價 399
◆ 法醫人類學家說:人會說謊,但骨頭不會 ◆ 法醫學的年度科普代表作! ◆ 美劇《尋骨線索(Bones)》迷必看! 【專業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列)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宋世祥 臺大法醫學研究所教授 孫家棟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 科技偵查科副教授 曾春僑 《立場新聞》科學版編輯 趙偉倫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鄭國威 《疑案辦》團隊 骨是我們最後,亦是最好的證人,它們永不說謊亦永不忘記。 Bones are our last and best witnesses, they never lie and they never forget. ——已故法醫人類學家 克萊德.斯諾(Clyde Snow) 「存骨房」(The Bone Room)—— 是專門儲存法醫人類學專業養成所需、極為重要的骨骸資料室,法醫人類學家如何從腐化甚至是已完全骨頭化的遺骨上,判別死者的身份、死亡前的生活狀態?是他殺、意外?自然死亡?甚至是「被自殺」?即使肉身證據已消失、被深埋於六呎之下,曾經發生過的事,只要透過白骨,都逃不出他們的火眼金睛。 李衍蒨——現役法醫人類學家,馬不停蹄地飛至世界各地尋找骨頭的故事,穿越生死之界,為屍骨發聲代言,西北水道失航事件中的亡者、美墨邊境上的無名殘骸、摩蘇爾萬人塚、北韓鬼船上的骨駭……,每一副白骨,都刻寫著一個人生故事。 走進李衍蒨的「存骨房」,打開一個一個無名者的故事,她將帶著讀者從人骨學、現代醫學及考古學的專業角度,分析各種「骨頭」謎團——歷史上知名離奇死亡案、工業化下的金屬中毒、古代人的病理現象、從骨骸判讀性別與DNA鑑定的準確度?水中浮屍和一般屍體的腐化速度有何不同?另類的遺骸身份辨識:額竇比對、衣物鑑定、體內植入物,及各地的喪葬遺骨等文化, 「骨頭向我們訴說著不同的個人的獨立故事,也同時間編織著整個世代人類與骨頭的關係。」 找出真相,雖無法起死回生,但法醫人類學家能運用其專業成為家屬及死者的橋樑,能讓無名逝者的聲音被聽見,賦予骨頭應有的人性,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亦提供大眾從另一種角度的觀點理解生死世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