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的絕佳入門之作
帶你一窺翻譯名家的工作實況與省思
有人認為,翻譯是文學的窮表親,是必要之惡,虛有其表的繡花枕頭——正如義大利古老諺語所說的「譯者即叛徒」。但也有人認為,翻譯是跨文化理解及豐富文學涵養的捷徑。本書不談上述兩種極端的看法以及日漸抽象的翻譯理論,而是聚焦在:翻譯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人們形容一份譯文「忠實」(忠實於什麼?)是什麼意思?翻譯過程中是否無可避免會流失原意或增添語意?翻譯重要嗎?如果是,原因又是什麼?馬克.波里佐提毫不避諱提出自己的意見,寫下這本既是實用指南,也是宣言的著作,邀請我們同情譯者,別將他們視為「叛徒」,而是作家的創意夥伴。
波里佐提曾翻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派屈克.莫迪亞諾、福樓拜等名家之作,在書中探討翻譯是什麼、又不是什麼,以及翻譯如何能發揮功用,或是徒勞無功。他說:「翻譯遊走在藝術與技藝、原創與複製、利他與商業,甚至是傑作與劣作的邊界。」他提醒我們不只要解讀翻譯作品,也要去解讀翻譯這個「行為」,別視之為待解的問題,而是值得慶賀的成就。
【各界好評】
譯者不是學者,或許無法辨識出外語文本的所有細微差異,但譯者要有自己的文采,因為譯者本身就是作者。這是多麼擲地有聲的聲明啊!你可以不同意波里佐提的主張,覺得他這麼說簡直是要鼓勵譯者篡位作者,但任誰都不得不承認這位翻譯過五十幾本法文作品的英文譯者敢於提出這種彰顯譯者主體性(subjectivity)的說法,無論如何都可以讓關於翻譯的論述更為精彩。
——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陳榮彬
這本書的重點不只是譯者同行間的相互打氣取暖,更是呼籲讀者:不要再挑我們的錯了,欣賞我們的好處吧!
——師大翻譯研究所教授 賴慈芸
生動、好讀,趣味橫生⋯⋯以一系列迷人又奇特的文章,訴說在全球化的世界越發重要的主題⋯⋯波里佐提讓人覺得創作與閱讀翻譯文學,可以是真正令人愉快的經驗。
——艾蜜莉.威爾森(Emily Wilson),《紐約書評》
本書深入淺出,旁徵博引,最重要的是引人入勝,兼具趣味與啟發性⋯⋯讀起來精彩有活力,宛如一股清涼純淨的空氣,吹入充滿陳腐教條的教室裡。
——法蘭克.懷因(Frank Wynne),《旁觀者》雜誌
書中字裡行間都充滿與呈現出波里佐提的專業與數十年的經驗,並清楚直接地點出圈內人才知道的學門的精微之處,同時熱情地為翻譯這一行具有更大的價值辯護。
——《出版人週刊》
波里佐提說,沒有完美的翻譯,還說「那樣會更好」。翻譯值得與其他藝術表達形式平起平坐,但這個過程應該「從家庭與學校開始」。這本書理當能啟發這樣的改變。
——安娜.阿絲蘭雅(Anna Aslanyan),《金融時報》
本書中,波里佐提提出犀利且鬥志十足的宣言,反對「譯者即叛徒」的格言:譯者不是誹謗者或叛徒、鬼魅或鸚鵡,也不是工具人,而是如約翰.藍儂所言,是自己寫作的作家。
——《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
波里佐提認為,無論譯者的技藝如何隱而不見,他都應該獲得和藝術家一樣的關注。隱藏自己的聲音是一門藝術,讀者也該學著尋找這個聲音。
——美國書評網(Public Books)
本書節奏明快,清晰易懂,引人入勝,說明翻譯是什麼,又具有何種功能。……這本小書值得成為翻譯的權威之作。
——盧克.桑特(Luc Sante);著有《另一個巴黎》(The Other Paris);譯有費利克斯.費尼雍(Félix Fénéon)的《三行小說》(Novels in Three Lines)
波里佐提在本書中,生動清晰地說明翻譯的風險與過程中的棘手選擇,還進一步探討長久以來在文化彼此碰撞、世界越趨縮小均質時衍生的問題,並談論如何在促進了解時保留差異。這本優美的必讀之書,出現得正是時候。
——蓋瑞.印第安納(Gary Indiana),著有《我能給你一切,除了愛》(I Can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以及《黑暗中行事》(Do Everything in the D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