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下前總統、破解假新聞、拒當讀稿機——孫石熙的脈絡新聞學 | 拾書所

拉下前總統、破解假新聞、拒當讀稿機——孫石熙的脈絡新聞學

$ 332 元 原價 420
借鏡韓國新聞的發展與轉變, 思考臺灣新聞的樣貌與可能。 2020年1月,孫石熙正式告別JTBC《新聞室》主播臺, 他如何一手打造出收視率、影響力、信賴度三贏的新聞, 成為撼動韓國新聞界、引爆百萬燭光革命的傳奇? 本書全面剖析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的新聞之路。 ◆JTBC新聞突破了傳統媒介與形式 ◎鎖定「不看電視」的年輕族群,在入口網站直播新聞,開放下載收聽, 提高JTBC新聞普及度與影響力。 ◎在免費內容隨手可得的今日,捨棄百貨陳列式的多條單則新聞, 深入探究「一個議題的多元報導」。 ◆《新聞室》將理論付諸實現,呈現新聞新面貌 ◎〈事實查核〉單元透過實際訪查,糾正錯誤訊息、破解假新聞, 培養觀眾對虛假消息的警覺性。 ◎世越號船難後,秉持議題維持,記者團隊長駐事故現場數月, 追蹤報導世越號船難達200天之久。 ◎由孫石熙親自選題、選片尾曲的〈主播簡評〉,曾紀念世越號逝世潛水員、 常以歷史經驗為時事下註腳,理性感性兼具,創造獨特格調。 ◆孫石熙團隊堅守價值,拒為權貴發聲 ◎孫石熙的民眾信賴度高,讓大樓管理員只為JTBC記者開門, 獨家取得崔順實平板電腦,揭發干政證據,使朴槿惠遭彈劾下臺。 ◎身為保守派《中央日報》旗下電視臺,依舊不畏高層壓力, 批判三星集團,報導李在鎔被捕消息。 【關於本書】 真有超然中立的新聞嗎? 機械式的平衡報導不過是假中立,真正的公正報導應展現事件脈絡, 閱聽大眾才能更靠近真相一步。 連續12年蟬聯韓國《時事週刊》「媒體人影響力調查」冠軍的孫石熙,當過主播、學者,以及電視臺新聞部負責人,為韓國新聞界奠定了「脈絡新聞學」典範。 全書共分為四個章節。 第一章〈起源〉,講述早年生活以及在威權時代任職MBC的經歷,對照人生重要轉捩點,如何影響了今日的孫石熙。 第二章〈誕生〉,剖析職業生涯中相當重要的時事節目:廣播《孫石熙的視線集中》、電視談話節目《100分鐘討論》。孫石熙犀利、敢問的風格讓節目大受歡迎,也使他成為具影響力的新聞人。 第三章〈挑戰〉,講述在艱困的媒體環境下,孫石熙離開任職30年的MBC,轉任有線綜合臺JTBC後,如何在內外質疑下撐起一片天。 第四章〈登峰造極〉,以朴槿惠閨蜜干政案等近年重大事件為主,記錄孫石熙如何讓JTBC新聞從乏人問津,一躍成為最受信賴的新聞臺。 深度導讀——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專文推薦——林麗雲(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臺灣媒體人讚譽——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阿潑(文字工作者) 陳信聰(公共電視《有話好說》製作人兼主持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副教授)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張正(中央廣播電臺總臺長)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臺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韓國媒體人背書—— 朱鎮宇(韓國週刊《時事IN》記者) 南載日(韓國慶北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授) 鄭燦亨(YTN電視臺社長) (依首字筆畫排序) 本書所燃燒的記者魂,值得新聞工作者深刻反思。 ——何榮幸 本書能觸發對臺灣媒體的反思,足以為臺灣媒體工作者思考未來的借鑑。 ——李志德 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學會閱讀新聞,學著當一個更好的社會的書寫者、時代的記錄者。 ——阿潑 這是孫石熙和JTBC的傳奇故事,也是當代韓國廣電新聞自由史、媒體工會抗爭史、新聞理論和實務演進史,值得台灣新聞工作者閱讀、省思。 ——陳順孝 南韓新聞人持續的努力與成果,透過孫石熙向世人展現,壞竹還是可以出好筍。 ——馮建三 孫石熙具備了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一切,作為媒體工作者的一生,值得。 ——張正 本書作者丁哲雲堪稱媒體圈「距離孫石熙最近的男人」,期待本書能帶給臺灣正向的影響。 ——楊虔豪 孫石熙的成就除了對理想的堅持,更有韓國傳媒工作者集體力量的支撐,沒有這些,也不會有今日的孫石熙。 ——管中祥 一位韓國媒體記者對孫石熙的詳實紀錄,內容深廣兼具,勇敢而獨一無二。 ——朱鎮宇 本書記錄孫石熙如何在艱險的媒體現實環境裡「成為了孫石熙」。 ——南載日 本書描寫孫石熙不向權力低頭的精采過程,所有怯懦的偽新聞工作者都應拜讀此書。 ——鄭燦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