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預警,應對失據,天災釀成人禍。
台灣如何向歷史學習,打造更抗災的社會?
預言「得台灣者得天下」、《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
尼爾.弗格森,綜觀災難大歷史的警世之作
★寫給台灣的作者序
COVID-19.黑死病.311大地震.車諾比核災.世界大戰.金融危機……
當災難降臨時,
為何有的社會應對較好,有的卻是一團糟?
決定災難大小的關鍵,竟然是政治!
人類的歷史有多久,災難的列表就有多長。大部分災難都難以預測,少數還會帶來末日般的嚴重後果,例如世界大戰、華爾街崩盤或福島核災,以及從2019年開始席捲全球的COVID-19疫情大流行。
災難無常,但我們並非完全無能為力。災難暴露了社會既有的弱點,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缺陷。每一場災難,其實都是人類能否化危機為轉機的考驗。
要理解眼前的災難,就得以歷來災難為師。從地質災難到地緣政治災難,從生物災難到科技災難,本書追溯各種末日浩劫的前因後果,既檢視人類社會應對災難的歷史,也分析政治領導者、官僚體系與社會網絡,如何影響災難的嚴重程度。
尼爾.弗格森展現跨學科書寫的天賦,結合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反烏托邦文學、網絡與傳播理論,細數人類歷史上曾經面對過的末日威脅,並從前人的成敗經驗找出應對之道。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下一場災難來臨前,打造更堅韌的抗災社會。
破除社會對災難的迷思與盲點,從古今浩劫中找出最關鍵的歷史教訓:
◎ 災難為何難以預測?災難像景氣一樣循環?災難具有共通點或固定模式嗎?
◎ 天災為何一再變人禍?社群網路、政治決策如何影響災難規模?
◎ 誰該為災難負起最大責任?是政治領袖、第一線基層,還是官僚機構?
◎ 下一場災難可能是什麼? 瘟疫、戰爭、大崩盤、氣候變遷,哪個會先找上門?
【台灣各界好評】*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汪浩 |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明居正|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胡采蘋|財經作家
唐鳳
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陳建仁|中研院院士、中華民國第14任副總統
葉浩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蔡依橙|醫師、「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謝金河|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全球好評】
艾瑞克.施密特 |美國人工智慧國安會主席、前Google執行長
法蘭西斯.福山 |史丹佛大學國際研究所教授、《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作者
彼德.梵科潘 |牛津大學歷史學家,《絲綢之路》作者
藍斯柏吉斯 |立陶宛外交部長
拉娜.福洛荷 |CNN全球經濟分析師、《大掠奪》作者
卡米拉.卡文迪許 |英國上議院議員、《百歲時代》作者
吉蓮.邰蒂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穀倉效應》作者
穆罕默德.伊爾艾朗|安聯集團(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劍橋大學王后學院院長
古樂朋 |耶魯大學教授,社會學家暨內科醫師
【專家領讀】
陳建仁|中研院院士、中華民國第14任副總統:
「經常面臨地震、颱風、洪水的挑戰,培養出臺灣人堅韌不撓、友愛互助的國民性。在面臨新興瘟疫及國際銳實力的挑戰時,臺灣也能堅持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與盟邦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在《末日》一書的「臺灣版序」當中,作者讚許臺灣在因應COVID-19與外力脅迫的傑出表現。臺灣成功模式包含審慎以對、超前部署、緊急應變、公開透明、全民團結的要素,這是因應災難危機的最佳良策。創新而堅韌的臺灣將朝更善治、更永續邁進!」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末日》是正好可以借題發揮的一本書(當然作者弗格森本人也是),幫助台灣社會正視某些向來不大談論的問題,例如該如何區分災難是人為的不正義或非人為的不幸,以及兩者所反映的重要政治意涵,特別是政府職責與政治人物責任的界定,或是人民對此能有的期待。本書也點出了人們對天災人禍的想像,往往與現代性之間有著距離,尤其是在解釋因果關係和詮釋意義,乃至尋求批判與解決之道上,仍有好一段路要走。《末日》本身並不是多麼嚴謹的學術專著,其價值在於拋磚引玉,提供多面向的討論,有助於台灣走出前現代的思維。」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弗格森再一次以其豐富的學識與廣闊的視野,完成精彩的鉅著。本書不僅診斷本次疫情的病灶,也回顧了歷史上的傳染病,如何與戰爭、技術、宗教、政治相互影響,塑造了歷史的進程。他清楚指出,所有的天災都是人禍,一場疫情造成的災害,不僅取決於病毒本身,更與政治和社會體制息息相關。由於人類偏好的改變(例如現代人比過去更擔心承擔風險)、政黨政治的兩極化、官僚體制的失靈、社會連結的轉變,以及政府應對疫情的政策調整等因素,使得我們適應演化的大腦,更加難以預測非常態分布的極端事件。本書從死亡率、經濟衝擊到國際關係,完整描繪出Covid-19疫情對社會的影響。弗格森堅持只有透過這種跨領域的多重視角,才能真正理解這場疫情的意義,因此這是一本只有弗格森才能寫出的弗格森式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本書視角鮮少論及自發秩序的市場在災難中扮演的角色。例如在一九八六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的悲劇中,弗格森認為真正的關鍵不在O形環的技術、雷根總統的決策或是太空總署的群體迷思,而是費曼揭露的中階管理階層的失敗。雖然弗格森的敘述正確無誤,但後來的研究已經指出,股市在太空梭爆炸後的幾十分鐘內,就已「鎖定」元兇並將之精準地反映在股價之上。市場不僅是傳遞與匯集資訊的「集體智慧」,也是除了官僚組織與社會網絡之外另一種分配資源與協調行動的制度。如果本書能夠將市場作為一種制度納入,也許討論就能更加充實。儘管如此,這仍是一本富含弗格森的博學與才識的精彩鉅著。雖然仍身處疫情之中,但要在茫茫濃霧中略微看清前路,《末日》就是我們所需要的那盞燈吧。」
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撇開對台灣防疫和政治的評斷,弗格森這本大作其實深具可讀性。他認為多數災難之所以發生,關鍵失誤往往不是出在最上層決策,而是出在指揮系統更下層的中階管理層,這點是個人認為最具參考價值的反思。本書證明了他是一位卓越的歷史學家,也證明了跨領域的思維實屬重要,但要面面俱到仍不是件容易的事。」
胡采蘋|財經作家:
「拿到這本書建議先看第十一章,尼爾.弗格森回答了大家最想知道的問題:Covid-19大瘟疫過後,人類世界的政治經濟圖譜將有何種改變,以及美中之戰將如何演化,光是這一章就值得你把書買回家。弗格森過去經常訪問中國,我甚至幫助過同事練習英文問答,以便接受他的採訪,因此我知道他極其用功,判斷準確。你接下來可以從第四章看起,歷來瘟疫的記述扣人心弦,現在的我們特別能對查士丁尼大瘟疫、黑死病時代的人感同身受。而那之後的人們經歷了什麼,或許也會是我們之後的經歷。偉大之書未必得按照順序閱讀,任一段落皆有所得。」
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立陶宛外交部長:
「對那些像我國一樣碰上非法移民、俄國與白俄羅斯強鄰在邊境軍事演習,以及新一波COVID-19疫情等多重災難的國家來說,這是一本必讀之作。」
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美國人工智慧國安會主席、前Google執行長:
「本書關乎我們的未來,關乎如何確保未來不再失敗。尼爾.弗格森是一位大師級的歷史學家,更是一位對當今疫情考驗與苦難深具洞見的敏銳觀察家。讀完本書,你就會明白我們何以落入今日困局,以及該如何解套。」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史丹佛大學國際研究所教授、《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作者:
「弗格森用更宏觀的歷史視角看待COVID-19疫情,提醒我們這並非人類首次應對這樣的災難。本書藉由對全球史的深刻理解,串聯起人類歷史上曾經面對過的威脅,以及人類社會應對這些災難的機智之法。」
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牛津大學歷史學家,《絲綢之路》作者:
「我們常會預期災難降臨,偶爾也需要直面災難本身,但我們總能堅持下去。無論等在眼前的是晴天雨天,是大流行病或其他機運、偶然與不幸,人類大都能將就著挺過。這是《末日》這本書的一大啟示,讀完幾乎都要樂觀起來。」
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CNN全球經濟分析家、《大掠奪》作者:
「COVID-19疫情爆發後,許多『專家』都想要對症下藥,嘗試解釋是哪裡出了問題。但尼爾.弗格森致力於挖掘更重要的真相:雖然我們無法預測災難,但我們有方法可以打造更堅韌抗災的世界。要辦到這點,謙遜與歷史皆不可或缺,而本書把這兩帖良藥都幫你開好了。」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穀倉效應》作者:
「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讓當今世界變得短視近利,因為我們的移動空間和知識範圍都受到限制,無法看清眼前事件背後的脈絡。本書能緩解我們的近視症頭,每位政策制定者、投資人和好奇的市民都該一讀。這不僅是為了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也是為了面對未來的挑戰。COVID-19疫情暴露了二十一世紀政治體制的弱點。若我們放任這一弱點不管,下一場大災難可能會更加致命。」
卡米拉.卡文迪許(Camilla Cavendish)|英國上議院議員、《百歲時代》作者:
「本書描述了一連串悲劇,我卻發現讀來令人不可思議的振奮。」
穆罕默德.伊爾艾朗(Mohamed A. El-Erian)|安聯集團(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劍橋大學王后學院院長:
「關鍵時刻的重要貢獻。不只是一本可讀性極高的災難通鑑,其跨學科書寫更帶來重要洞見:如何歸因災難,以及有哪些可行的應對方法。若想打造更能夠應對災難的政治與社會結構,這就是必讀之作。」
古樂朋(Nicholas A. Christakis)|耶魯大學教授、社會學家暨內科醫師:
「從地震、戰爭到瘟疫,人類蒙受可怕災難的方式之多,足以讓人誤以為社會、經濟與政治層面應該都已經發展出更好的應對之道。然而,我們面對災難的主要方法似乎仍然停留在心理層面:隔岸觀火,作壁上觀。這本深具魅力的廣博之書解釋了此現象背後的原因,並指點我們如何更好、更安全、更理智地應對下一場災難。」
本書特色
身處災難之島,台灣需要更宏觀的歷史視角
台灣是座「災難之島」,除了承受颱風、地震、核災風險,還要面對地緣政治災難(中美對抗前線)與生物災難(COVID-19疫情)的威脅。放眼未來,災難只會持續發生。我們需要更宏觀的歷史視角,才能在災難來臨時做出正確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