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沒有伊斯蘭:面對地緣政治新變局,來自美國中情局的戰略思考 | 拾書所

如果世界沒有伊斯蘭:面對地緣政治新變局,來自美國中情局的戰略思考

$ 356 元 原價 450
為何美國的中東戰爭總是狼狽收場? 為何恐怖主義無法在中東絕跡? 為何當代穆斯林對西方世界懷有強烈敵意? 宗教,是衝突的根源嗎? CIA幫你看清地緣政治的關鍵! 一場思想實驗,發現國際關係的隱形作用力 ★「出色的歷史課、精彩的思辨之旅。」 ——雷薩.阿斯蘭,《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作家 ★「說理清晰,切中時弊。」 ——《時代雜誌》 如果沒有伊斯蘭,中東就會更和平嗎? 還是放下「宗教」的標籤,才是理解文明衝突的第一步? 2001年,恐怖分子挾持客機撞進世貿大廈,九一一事件爆發。二十年後,美軍狼狽撤離阿富汗,塔利班則席捲喀布爾,贏得政權。二十年間,反恐戰爭與恐怖攻擊不斷,衝突似乎永無休止。彷彿只要伊斯蘭與穆斯林存在的一天,和平便沒有指望。不過,真的是如此嗎? 中東地緣政治,CIA駐阿富汗情報官怎麼看? 本書作者富勒是中東政治分析師,也是有二十年中東資歷的前中情局情報員,擔任過中情局阿富汗站長,美國國家情報會議(NIC)副主席。 本書的核心,是一場CIA的敏感度思想練習:「如果世界上沒有伊斯蘭,衝突是否仍會發生?」答案是肯定的。這場CIA的思想練習,就是希望戰略家能夠突破盲點,去看見「宗教」以外還有哪些政治、經濟、地緣因素?又是哪些「隱形力量」在發揮作用,左右區域情勢? 假如沒有伊斯蘭,翻轉主流印象對中東的偏見 由於許多人習慣將「伊斯蘭」當成問題的來源,唯有假想「世上沒有伊斯蘭」,才能讓區域中隱藏的衝突因素一一現形。富勒細數中東地區自古至今,歷史悠久的人群與信仰分岐。同時也將視野放大到中東以外,伊斯蘭與其他文化的接觸地帶——在俄羅斯、歐洲、印度、中國等地,人們與伊斯蘭相處的歷史。在那些地方,人們是否也以「伊斯蘭」之名掩蓋真正的問題? 解碼深層地緣衝突,發現更寬廣的戰略視野 沒有伊斯蘭的世界,衝突並不會消失。因為衝突的根源藏在更深的地方,即使少了伊斯蘭,還有各種引發衝突的力量。如果只將眼光放在伊斯蘭,就會看不清衝突背後的真相。本書帶領讀者,解開「問題就出在伊斯蘭」的迷思,引導讀者認識穆斯林社會去殖民化的過程,看見地緣政治的隱形力量。 本書作者想要讓你知道: ‧文明衝突不過是表面的「症狀」,地緣政治才是衝突的內在核心。 ‧催生恐怖主義的是外來入侵者,宗教信仰不過是情感的「載體」。 ‧拋開「伊斯蘭v.s.西方」的偏見,和平的戰略才有指望。 推薦人 張育軒|《說說伊朗》專頁創辦人 閻紀宇|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 謝哲青|知名旅行作家、主持人 媒體盛讚‧專家好評 ★《溫哥華太陽報》: 富勒用豐富的學識說服我們,目前東西方之間的緊張與宗教無關,而是源自政治和文化上的衝突,是土地和石油的爭奪,以及權力的鬥爭。 ★《洛杉磯時報》: 富勒在一片激昂的論辯中,代表一股冷靜而理性的聲音……本書切中時弊,不僅止於挖掘歷史,而是清楚呈現過去到當下的複雜層次,遠非泛泛名嘴論調可比。 ★《出版人週刊》: 本書列舉了造成現在西方和東方衝突的諸多原因,並且大膽提議,雙方無須執著於宗教和意識形態上的分歧,而可以在其他方面展開對話。 ★《書單》雜誌摘星推薦: 富勒大膽建言,要解決21世紀穆斯林對西方的敵意,必須誠實檢討過去留下的政治、經濟不平等,而非專注在宗教問題。這將帶給美國的外交政策具體—且充滿爭議—的變革。 ★《時代雜誌》: 說理清晰。富勒的書切中時弊,十分受用。 ★《印度時報》: 深入淺出,精彩紛呈。讀者無需同意作者的每一個觀點,但是無疑是近年來關於中東問題,最有見地的著作。 ★雷薩・阿斯蘭(Reza Aslan)|《造神》、《伊斯蘭大歷史》作者: 一堂精彩的歷史課,一趟很棒的思辨之旅。許多西方人士普遍認為,中東的問題源自伊斯蘭,這樣簡陋的想法受到了挑戰。 ★約翰・艾斯波西多(John L Esposito)|《伊斯蘭的未來》(Future of Islam)作者: 這位全球穆斯林專家的大作是一本必讀之書,對自古以來穆斯林與西方的關係提出深富啟發的分析。作者豐富的學識為當代許多問題,從文明衝突、恐怖主義的根源、以巴衝突,到美國的外交政策,都提供了深刻的洞見。 ★尼爾・柯南(Neal Conan)|美國國家公共電台《說說國事》(Talk of the Nation)節目主持人: 九一一之後,有人認為我們和伊斯蘭激進份子陷入了一場長期的戰爭。前情報官富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如果伊斯蘭從來不曾存在,那麼世界會大不相同嗎?他認為西方與中東的長期不睦,主因不是宗教,而是土地、資源、政治和權力上的爭奪。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