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原子習慣腦:弄懂腦結構、打造全新行動習慣;戒斷追劇癮、提高專注力,全盤掌握理想人生 | 拾書所

換上原子習慣腦:弄懂腦結構、打造全新行動習慣;戒斷追劇癮、提高專注力,全盤掌握理想人生

$ 300 元 原價 380
習慣不會背叛你! 從微小改變做起,養成100種全新原子習慣,人生更順遂! ◎做事老是拖拖拉拉、忘東忘西、丟三落四,成天犯低級錯誤……真沮喪。 ◎工作搞得亂七八糟,每次開會就是等著被主管釘……超不想上班。 ◎每天晚上都在漏夜追劇,連隔天起床都會失敗了,還談什麼掌握人生? ◎下班後仍無法切斷工作模式,永遠都在焦慮、深怕自己搞砸了什麼……怎麼辦?   你也身陷上述負面情境,老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嗎?   其實,這一切都是壞習慣惹的禍!   生活中有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傷腦小習慣,   若對此毫無意識,長久下來,就會擾亂大腦和自律神經、降低做事效率。   大家不妨確認一下,以下敘述是否符合你的日常行為:   ►上班通勤時,會在手機上把所有的網路新聞都讀過一遍。   ►進辦公室打開電腦後,第一件事就是收發EMAIL。   ►行程表或備忘錄等全面無紙化,改用手機等3C產品管理。   ►想買東西時,會上網搜尋暢銷商品或熱銷排行榜。   ►晚上會一邊回顧當天發生的事,一邊寫日記。   ►半夜睡不著時,會習慣性地躺在床上看書或滑手機。   ►每到假日一定要補眠,為上班日養精蓄銳。 實際上,這些習慣都是有礙大腦與身體連結、擾亂自律神經的NG行為!   ★日本知名職能治療師的行動大全,替你換上原子習慣腦 作者菅原洋平是日本知名職能治療師,專門替各類腦傷患者進行復健。 長期的實務經驗令他領悟到,各種生活中不經意的小習慣,足以影響腦部運作; 當大腦和身體之間的連結受阻,或是自律神經未能發揮正常機能時, 自然會覺得「做什麼都卡卡的」。不但缺乏效率,長久下來還可能影響整體人生規劃。 ◎情境一:「老是漏夜追劇、看電視看到忘記時間,該做的事全被耽擱。」 換上原子習慣腦:把電視遙控器改放在固定位置,不要出現在視線範圍內。 這是因為大腦會下達:「要找東西時,先從眼前可見的東西開始。」的指令; 當人隨手就能抓到遙控器,自然會一集接一集地看下去。 阻斷這樣的行為,就是在替大腦進行心像練習,久而久之就能戒除此習慣。 ◎情境二:「讀書或工作時老是分心,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專注力?」 換上原子習慣腦:像這種時候,只要戴上指套就沒問題了。 這是因為指套帶來的新觸覺資訊,將刺激大腦掌控觸覺的後頂葉聯合區, 藉此抑制前額葉聯合區的作用、提升專注力,避免自己分心。 ★以腦科學理論為基礎,做法超具體,情境超帶感! 德裔美國神經學家克里斯多福.柯霍(Christof Koch)曾說: 「人腦是人類已知宇宙內,最複雜的物體。」 由此可知,人腦的奧妙,堪比宇宙,沒有極限。 幸運的是,至今已有多項腦科學理論可供依循;改變日常習慣,就是在改變大腦。 本書收錄100種重建大腦與身體連結的原子習慣,並以腦科學為基礎說明其原理; 只要照著指示調整做法,就能改變「什麼都做不好」的自己,有效提高各項表現。 書中情境超級帶感,閱讀當下即可操作, 簡單到令人驚嘆「原來這樣就可以了嗎?」例如:   ►莫名焦躁、無法集中精神→將腳掌平貼地面,刺激腦部的頂上小葉與工作記憶。   ►上班(尤其WFH)老是摸魚→刻意打造「辦公室情境」,以心像練習喚醒前饋機制。   ►手機通知干擾工作,影響效率→善用香氛、香水,刺激杏仁核與額葉內側,保持專注。   ►趁週末加班,最後什麼也沒做→將週五視為一週之始,利用生物節律調整自律神經。   ►下班後仍為工作的事操心→簡單運動伸展肢體,刺激伽巴能神經元與血清素分泌。   ►列了待辦清單,仍忘東忘西→用「已完成事項清單」建立行動標籤,將資訊組塊化。   篇末更獨家收錄「善用原子習慣腦!24小時的運用方法」行程表,   以「起床後第幾小時」為座標,說明該時段最符合大腦習慣、效率最佳的行動建議。   從原子般的微小習慣開始改變大腦,就此終結卡卡人生!   讀了這本書,你會更快辦到! 本書特色 ◎日本知名腦部復健職能治療師,運用生物節律和大腦結構理論,解決煩惱與棘手問題。 ◎收錄100種改變日常NG習慣的具體做法,篇末獨家附贈起床後的24小時行程建議。 ◎以腦科學為基礎,情境超帶感,做法超簡單,閱讀當下即可操作,理論實作兼具! 專業推薦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吳姵瑩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自媒體社群事業顧問/思葒 盛思整合傳播顧問集團創辦人、商業類暢銷書作者/浦孟涵(Shannon Pu) 心理學作家、Podcaster/海苔熊 精神科醫師、作家/陳豐偉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 BetweenGos 創辦人/Grace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