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流水:一段透過河流療傷的感官之旅 | 拾書所

擁抱流水:一段透過河流療傷的感官之旅

$ 468 元 原價 520
「潮濕、親密,有著腹股溝般的裂縫, 生命在這裡相互追逐,流水滲透而河流高漲。」 ◆ 瞬息萬變的大自然帶領我們看見萬物之間的連結, 而人的一切來自大地,水則是真正的生命之源。 ◆ 在河流、鄉村風光與生活間,打開情緒最豐沛的自然書寫 ──既科學又詩情,結合自然書寫與回憶錄的感性佳作! ──《大地之下》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BBC鄉村雜誌》盛讚! --------------------------------------------------------------------------------- 愛咪熱愛冒險,曾經每逢週末便來到水邊,與親朋好友划著獨木舟順河而下、在開放水域中暢游。直到摯友在一次獨木舟之旅遇難過世,愛咪陷入巨大沉痛,從此遠離水邊。然而,多年後回到事發現場,沿著河畔行走,看進湍湍水底,一股強烈的感受在愛咪心中油然而生──河流長期以來豐富了她的生命,即便死亡令她人生崩塌,河流仍舊在那裡,持續不輟地滋養無數生命與心靈。 「我見過流水自由流動,被大壩阻擋,或截彎取直。 我見過它們氾濫和乾涸。 但我真的認識流水嗎?」 ** 在本書中,身為生物學家的愛咪從兒時最早對水的印象說起,一步步記述起英國西南部激流與濕地的生態,威爾斯的山谷與水壩,以及蘇格蘭的鮭魚洄游、起源於北方約克郡丘陵的白堊河等獨特景致。在深深著迷於大自然的同時,她也致力探問人類對環境的介入,思索水庫建設遭致的洪災、開放和限制河流通行權的爭議,以及野地恢復與野生動物復育工作所帶來的改變。 與眾不同的是,愛咪在其逐水之旅中深入尋訪了作家與藝術家作品裡的河流景觀,思索前人記錄土地與生命的方式,並寫下自己的觀察;佇立在那,她屬於當下,卻同時感覺置身另一個季節和世紀…… 她寫畫家米雷筆下,莎劇《哈姆雷特》中的奧菲莉亞自溺而死的河流── 「霍格斯米爾河現在是棕色的、太過筆直,以橘色交通錐裝飾……我心裡暗做大失所望的準備,但陡然映入眼簾的景象令人意外地魅力十足。現在如同那時,植被濃密。眼前有好幾叢亮綠色的地楊梅,早開的漢紅魚腥草添加點點色彩。一隻翠鳥飛往上游,如一道猛衝而來的超自然藍色火焰。」 她寫畫家杜勒畫中,棲於河畔、朝生暮死的蜉蝣── 「我確定杜勒看到的景象一定如同我所描述。他版畫中的蜉蝣,據說是嬰兒耶穌基督的象徵,天堂與人間的具體連結。牠們的翅膀快速嗡嗡振動,看起來宛若上升的天使。飛到最高處時,牠們如同降落傘般打開翅膀,張開尾須往下掉。牠們飛高時大約花一秒鐘,下降時一秒鐘,不斷反覆。」 她寫作家柯南・道爾小說中獵犬的吠聲,靈感來自河流的駭人聲響── 「流水傾倒過達特密特下游深谷,製造出獨特聲音。此聲罕少被聽見,被視為惡兆。傳說聲稱,達特河必須定期奪走一條人命,而『達特的哭喊』就是這份饑餓的表徵。這哭喊背後的脈絡與《巴斯克維爾的獵犬》雖有不同,但同等駭人;獵犬的故事來自威斯特獵犬的神話,據說牠在西達特河的威斯特曼森林徘徊不去。」 ** 以回憶作為動力與指引,愛咪橫越並探訪了英國各處河流及其流經之處。沿著主流與支流探索大自然,原野的生命、造物的神奇讓她開始思索人類與河流之間的緊密關係,乃至萬物的循環往復等更加宏觀的課題。而在反思生命帶給她的考驗之際,愛咪也讓自己沉浸於捕捉河水、魚群、鳥叫蟲鳴、山林谷地的風光。當愛咪體會到自己與萬物之間的深刻連結,不僅讓她重獲尋覓已久的平靜,也得以謙遜地與土地對話。 因此,本書不只是一本個人回憶錄,更是細膩入微的自然觀察。作者的文字兼具感性與理性,重新擁抱流水的過程就如同一段透過河流療傷的感官之旅,也是一趟深入內在身心與外在自然世界的旅程。 專文推薦 方力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創建館長、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李霈瑜|金鐘主持人、演員 胡慕情|記者 徐仁修|荒野基金會董事長 黃瀚嶢|植物插畫家、《沒口之河》作者 謝佩霓|藝評家、策展人 蘇乙笙|作家 ──感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在自然書寫的黃金時代,本書令人驚嘆,絕對是箇中傑作。」──《BBC鄉村雜誌》(BBC Countryfile) 「畢爾以詩人般的敘述天賦,給人身歷其境的感受……即便是極其微小的時刻,例如她的孩子偶然在野地中發現了家中看過的多肉植物,她都有能力引起你的共鳴。她的文字犀利,節奏明快,獻給人們一場絕無僅有的水之旅。」──《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一部貨真價實的傑作,既大方、優雅、溫柔,也充滿激情而敏銳。」──《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本書不僅探討了河流在我們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也點出許許多多隱藏在河流身處的故事。」──《星期日電訊報》(The Sunday Telegraph) 「本書歡快地結合了科學、大自然、歷史以及神話,可說是博大精神。它帶給我們的,是一場真誠動人的發現之旅,讓我們深刻了解自己在大自然環境中的位置,不論是生態學上還是個人意義上。」──《約克郡生活雜誌》(Yorkshire Life) 「由一位畢生熱愛泛舟、擁有冒險靈魂的生物學家掌舵,本書完美地結合了深入的研究調查、充滿亮點的觀察眼光,以及靜靜地環抱所有讀者的感官感受……也難怪這本書讀來如此震撼人心,而我鍾愛著它。」──梅麗莎‧哈里森(Melissa Harrison),《樹精靈之歌》(By Ash, Oak and Thorn)作者 「本書呈現了一場對英國的溪流注入滿腔熱情的探索,勇往直前卻不事聲張。」──派翠克‧巴克漢姆(Patrick Barkham),《蝴蝶之島》(The Butterfly Isles: A Summer in Search of Our Emperors and Admirals)作者 「文字抒情、全心全意、充滿智慧,《擁抱流水》是獻給英國河流的頌歌。」──李‧斯科菲爾德(Lee Schofield),《野生的山崗》(Wild Fell: Fighting for Nature on a Lake District Hill Farm)作者 「愛咪的散文既真誠而動人,就像她描述的流水一般引人入勝。我以為我知道河流是什麼,但這本令人驚嘆的新書以極有渲染力的方式提醒了我,關於河流的無限可能、神秘,以及令人陷入五里霧中、難以言說的複雜性。」──蘇菲‧帕維爾(Sophie Pavelle),《變遷之後》(Forget Me Not: Finding the Forgotten Species of Climate-Change Britain)作者 「愛咪-珍‧畢爾是極具膽識的生物學家,她帶領讀者徜徉在英國錯綜複雜的河流之中,宛如沐浴在驚奇之中,獲得鮮活的理解。」──德瑞克‧尼曼(Derek Niemann),《籠中鳥》(Birds in a Cage)作者 「《擁抱流水》巧妙地給予了深刻的個人經驗,也提供細膩研究寫成的知識觀點,是一本筆調慧黠、充滿驚奇的書。」──尼克‧艾契森(Nick Acheson),英國生態保育導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