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糖的女兒 | 拾書所

黑糖的女兒

$ 269 元 原價 340
「為什麼身在蔗農家,摘自己種的甘蔗竟是犯法的?」 從日治、戰後到現代,看見臺灣百年的苦甜日常 蔗農家的長女、為愛奔走的少女、混血的轉學生女孩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榮譽獎得主、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作者彭素華最新作品: 我想要訴說百年來,在歷史洪流裡,我們臺灣少女的故事。 感動推薦 尹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 林文寶/台東大學榮譽教授 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傅宓慧/桃園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廖淑霞/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遇見小王子書房創辦人 深度解說──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特別收錄──特邀「戀風草書房」店主邱慕泥撰寫「讀書會討論題目」 =內容簡介= 藏在古老的五斗櫃裡,泛黃的紙頁上留著百年前的藥方; 一塊小小的黑糖,即將扭轉三名少女關鍵時刻的命運? 彰化二林媽祖宮前,擠滿了蔗農,傳聞文化協會的林獻堂會長要來演講,跟著踮腳張望的阿蓮,卻被阿爸告誡「囡仔人有耳無嘴,別多話」。阿蓮未曾上過學,靠弟弟的課本自學,成了村裡少數識字的女孩子。然而她不明白,為什麼身在蔗農之家,摘自己種的甘蔗,熬煮成黑糖,卻是犯法? 捧著熱呼呼的碗,濃郁香醇又甜辣的滋味,為了這一小碗黑糖薑汁,為何整個家族承受如此巨大的代價?百年之後,三個女孩,因為藏在五斗櫃深處的黑糖藥方,命運將如何緊密相連?黑糖的焦香苦甜,是她們成長的滋味,也是她們的夢想、她們的歌聲,而她們也將見證歷史上的關鍵時刻。 從心碎、堅毅到大膽迎向時代挑戰,以日治時代的農民抗爭事件為起點,結合在地文化、生命奮鬥,以及歷史視野的成長元素,一股溫柔與不凡的力量正發出屬於她們的聲音…… =本書特點= 1.溫柔動人的成長小說 從日治、戰後,到現代,想像百年來臺灣女孩的生活滋味,看見不同時代女孩的勇敢與成長。 2.食物X歷史 以臺灣史上第一個農民抗爭事件「日治二林蔗農事件」為故事背景。南臺灣盛產甘蔗,為什麼蔗農家砍甘蔗煮糖卻要偷偷摸摸?小小一塊黑糖,牽動著代代人的生活與命運,從而看見「二林蔗農事件」、「嘉義南靖糖廠事件」等與「糖」相關的歷史事件。 3.語言X歷史 忠實以臺文、日文、北京話、印尼語等,呈現人物間的對話,並加入地方俗諺、童謠、經典歌曲……展現不同時期台灣的獨特聲響。 4.特別收錄共讀題目 特邀「戀風草書房」店主邱慕泥撰寫「讀書會討論題目」:從「閱讀素養」、「文學」、「歷史」三個面向,提供共讀討論題目。 =本書目錄= 第一部 焦甜色的青春──黑糖薑汁(大正14年) 第二部 若是聽見她的歌──黑糖糕(民國38年) 第三部 阿祖的五斗櫃——黑糖珍珠鮮奶(民國110年) =各界推薦= 本書引人之處為既有二林蔗農、二二八等以男性視角為主的大歷史事件書寫,也能細細咀嚼一個個底層家族女性因此而生的破碎生活與情感經歷,那些操持家務與夫家生活的描寫依隨女性角色面對成長的心路歷程、探索自我內在等視野,從而在私密書寫框架中建立屬於母性的、永恆的時間感。──尹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 以歷史為經度,「黑糖」為緯度,巧妙串聯刻畫台灣三個時代的女性臉譜……詳盡的歷史爬梳,精確的語言運用、細膩的情感刻畫,讓這本小說極具分量,可說是青少年版的女性歷史小說,非常值得推薦。──林文寶/臺東大學榮譽教授 《黑糖的女兒》是一本深具感染力的小說,是臺灣歷史活生生的見證,是一首女性力量的讚歌。故事嘗起來有如黑糖般微焦微苦,亦不多掩飾現實的褐濁晦澀,但好在總伴隨著溫暖的回甘。你能在故事裡頭充分感受到現實的艱辛與無奈,卻也還是看得到處在動盪時代裡發出的希望之光。請嘗試代入自身進到小說裡與主角們一起共鳴五感,投入沉浸式的歷史體驗,帶領自己感同身受的理解臺灣過去與那些看似嚴肅卻再也生活不過的社會議題。──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讀者沉浸於《黑糖的女兒》的閱讀中,將感受到一種對個人主體性的召喚,也找到一份可依賴的成長地圖。──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甜滋滋的甘蔗,熬成一鍋糖蜜,這氤氳撲鼻的香甜,原本應該是充滿了喜悅歡快,在這本書,一張黑糖糕食譜卻串起了三個世代三位女人堅毅的生命故事,書中常民生活的甘苦,說著簡單的家庭故事,卻可以讓我們一覽百年台灣的歷史,也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勇敢。──傅宓慧/桃園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甘蔗製糖過程中第一道產品──黑糖,釀出黑糖薑汁的辣甜,揉出黑糖糕的軟香,更調出黑糖鮮奶珍珠的濃郁。三種黑糖製品,道出了三段臺灣歷史中女性的故事……歷史的洪流湮滅了盛「糖」的榮光,也讓我們遺忘「黑糖」高度精煉下微苦卻焦香的氣味,藉由此書中我們回顧蔗糖產業下農民的甘苦,也望見臺灣女性不向時代宿命低頭與屈服的堅毅。──廖淑霞/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近年致力青少年小說多元議題和形式探索的作者彭素華,意不在只是想像與重構歷史事件而已,她更著墨於描繪歷史現場中生活的人們。「黑糖」作為一個物件前呼後應,彷彿也是臺灣社會歷史演變的「呈堂證供」……穿插於三部曲故事中,各有一首時代反映時代與角色情感的歌曲,歌曲揚聲,再細讀歌詞與小說文本的牽繫,更顯見彭素華做足了功課,也用情至深,才能慢慢熬煮成這部作品。──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遇見小王子書房創辦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