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 拾書所

金剛經

$ 190 元 原價 200

  在《大般若經》六百卷中,《金剛經》全經不過五千八百餘字,雖篇幅簡短,卻足以提舉般若學綱要。

  《金剛經》於印度無著菩薩時代,就曾在印度那爛陀寺興起一股釋解《金剛經》的熱潮,歷代為《金剛經》作注疏的人「無慮數十百家」。眾所皆知的六祖惠能開悟大法的因緣,也是得聞《金剛經》的妙偈。

  《金剛經》主要提示發菩提心的人,要廣修一切善法,卻不執著善法的功德。反覆告訴修行人於起心動念之際,要透徹地打破「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迷霧。

  能離相而修善,修善而離相,用「無住生心」的金剛智慧去開展一切利他的事業。

作者簡介

程恭讓

  原籍安徽省青陽縣人,1967年11月生。1993年獲南京大學哲學碩士學位,所攻專業方向為中國佛教。現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中國佛教哲學博士學位。1992年曾參加賴永海老師主編《佛典輯要》撰寫工作,主筆般若佛教與唯識佛教二章,所撰碩士學位畢業論文《太虛之唯識識學研究》首次對太虛佛學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進行深入解剖,揭示了太虛佛學承擔現代人文責任之真實面目。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