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擁有越多的東西,便越會被擁有物所支配,會變得較少去凝視自己真正的人生。」
提倡回歸儉樸生活聞名的中野孝次,繼「清貧思想」後,又完成另一部人生哲理散文。「素樸生活」這本書是繼「清貧思想」一書的創作源頭。同時,也是一面映照現代社會的鏡子。
書中如實呈現了作者的生活,諸如居住山中的體驗、閱讀所思,以及年輕歲月。此外,並探討了中野孝次長久以來,所關切的種種課題,例如:
- 人與自然:主張減少所有物,與自然同體而生。
- 生死觀念:對於臨終醫療及生命,強調有尊嚴的死亡,與活著的喜悅。
- 自我形成:認為人應忠於自己,認真的體驗生活,不需讓自己成為他人。
- 理想人類:希望擁有一個熾熱的心靈,愛人類愛世間萬物。
「素樸生活」堪稱也是他思想醞釀、累積的探源過程,「清貧思想」則是清貧理論的介紹,兩者相輔相成,如同姊妹之作。
中野孝次寫「素樸生活」的時候,他已六十七歲,因再度養了一隻小狗,使生命充滿了蓬勃生機。
這本書更豐富地表現了作者的精神,引領讀者來到內心的深處,藉以沈潛體悟,進而對生命的意義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