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大部份都在講述各種常用的統計量。在第五章中可以看到一個操作型定義:統計量基本上是經由系統性歷程得來的一個數字,比如說「總和」是一個統計量,我們可以算出一個碗裡有幾個蘋果,或某學校中共有幾個學生:只要把它們一個一個總加起來就好了。有些統計量很容易得出(如我左手手指頭的個數),也有一些不太容易算出來(像分析變異數時的F-ratio,還有一些我們會在書的後頭看到)。但是,計算統計量的目的原本是要幫助我們找出問題的答案:學校裡男生比女生多嗎?這兩種可樂消費者比較喜歡哪一種?這些計算的過程和結果並不是統計學中的重點(交給電腦做就可以了),而是統計量針對我們有興趣的問題所做的答覆,我們必須先了解統計的語言,這些計算和數字才有意義。但是,選出適合的統計方法的能力,和判斷計算是否正確的能力,決定了能否找到有效的答案,否則不斷試誤可能只會文不對題。就好比說費盡千辛萬苦算出一個時間的統計式,結果永遠都只會得到「今天是禮拜二」的答案,那麼還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