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年九月,教育部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經過了激烈的爭辯和爭論,研習、座談,試教和試辦,終於在九十年八月,自國小一年級開始實施,並預計於四年內國中小全面實施。一路走來,全民關心,許多人更付出了心力,十分辛苦,令人敬佩。
但是在後現代性別籠罩的台灣社會,九年一貫課程從一誕生就認定了它乖舛和悲慘的命運。首先,民國八十二、三年公布國民小學、中學課程標準,剛於八十五、六年起分別實施,在新課程實施才剛兩年,才實施到國小二年級,就迫不及待的重起爐灶,誕生時間詭異;第二,後現代消費主義要求效率和速度結合,一套嶄新約九年一貫課程不到兩年就打造完成,概念尚未澄清就迫不及待的實施,決策難免疏漏,品質令人擔憂;第三,社會賢達和民間團體掌控了課程決策權,課程學者、學科專家等被拒於決策門之外,導致新課程在理論上、概念上的拙劣,能力指標和統整課程、學校本位並列,行為主義和進步主義共生,概念斷裂,理論斷層;第四,經由各科勢力的競逐和爭奪,新課程處處顯現了妥協的痕跡:七大學習領域時分時合,為什麼 「七大」?誰是「七大」?強調課程統整,又冒出六大議題,為什麼「六大」?誰又是「六大」?第五,「快樂學習」、「創新教學」成為時髦的名詞,教學總時數減少了,語文、數學、自然等課程減少;生活、綜合活動、彈性學習增加了。這並不是不好,它是否受遊戲式的、節慶式的後現代影像文化的影響,或依據什麼理論?
以上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答案,有的甚至還沒有發問,九年一貫課程就上路了,尤其是在刻意營造的嘉年華會的歡樂氣氛中啟航了。Fullan(1993)告訴我們:「改革就像乘著一艘漏水的破船,在不合作的水手駕駛下,駛上沒有航海圖之水域的有計畫的旅程。」他慧眼看到了我們的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讓我們也一起來關心這個旅程,要做的事情很多,一定要大家一起來。課程本來就是發展出來的,「K-12一貫」正等著我們呢!課程與教學學會成立已邁入第七年,黃前理事長政傑博士和所有幹部、同仁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我們致力於課程與教學的研究,課程與教學議題的針貶,課程與教學政策的參與,對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更盡了心力。本年度會以「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為主題,希望集合大家的智慧,引導新課程駛向更正確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