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 | 拾書所

心理衛生

$ 238 元 原價 250

*心理衛生工作雖然要從人人做起,但促進全民心理衛生卻是從事健康維護之護理人員的責任,本
 書從壓力、防衛機轉、心理衛生、適應、專業性人際關係、工作角色等相關概念做有系統的介紹
 可作為教學之教材,期能幫助更多人認識心理衛生,進而協助他人提升心理衛生。

內容摘錄

第1章 心理衛生緒論
前言
  近代由於人口的激增、工業化與社會化的演進、科學的發展、交通運輸及資訊傳遞的發達、政治意識與組織概念的推展,以及國際關係日益密切等等因素的影響,以致人們每天必須在這個推陳新、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生活中不斷奮鬥、競爭、求生存。面對生活中如此巨大複雜的壓力,沈重的心理負擔是可以想像的,因此,「心理衛生」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視與關切。

  提倡心理衛生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導人們如何預防心理疾病(或偏差),並且能維持心理健康,甚至促進心理健康。此外,對於已經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亦能提供積極有效且合乎人性的治療與健,使之早日回歸社會。本章即針對心理衛生的概念與意義做一系列的介紹,並就目前社會的需求,在人、社區兩方面探討如何務實心理衛生的工作,而不致將它視為一種口號。
第一節 心理衛生的概念與意義
  • 心理衛生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一般而言,「心理衛生」與「心理健康」兩個名詞可以互相通用,但是仔細推敲後,可以發現兩者應是一體兩面、互為因果的關係。簡單地說,有了心理衛生工作的推動,才能使人們保有心理健康的美好狀態;而若不是人們為了追求心理健康,也不會產生「心理衛生」這個概念。因此,在了解心理衛生的概念與意義之前,首先應先了解「心理健康」的意義。
  • 心理健康的意義
      所謂「健康」,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為人類健康所訂下的定義是指:「個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三方面的良好狀態。」因此,所謂「心理健康」可以說是個人心理方面的良好狀態;也就是說,除了沒有心理與精神疾病的症狀外,其個人的智識、情感表達、認知、行為表現等各方面,都應維持在一個正常且平衡的狀態下,使得個人對於自己以及對世界的調適能夠達到最高且最好的效能,進而獲得快樂、滿足以及產生合乎社會文化要求的行為。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個人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與需求,對於現實生活能夠訂立合理可行的目標,不斷地從經驗中學習而不喪志;能維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能有充足的安全感與自信心;並能保持適宜的情緒達與控制,且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不違背團體、社會的規範下,亦能適度地滿足個人基本的需求,並有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發展。
  • 心理衛生的意義
      由上述心理健康的意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心理衛生除了是一種觀念外,也是一種革新的動力(movement);它能藉著教育、醫療、保健、預防、復健等各種方式,以達到促進心理健康與預防心理疾病的最高宗旨。
      總之,心理衛生是一門知識,也是一種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唯有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與進步,才能提供人們更精確、更有效的方法來保障心理健康,維持一個安寧、美滿、平衡的和諧狀態。
    第二節 現代社會的心理衛生

      社會是由一群有互動關係的個人所組成。因此,個人與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就現代社會的特徵而言,首先被注意到的就是社會事物的快速變遷,如:政治、文化、經濟、交通、教育、大眾傳播各方面,處處都可見到驚人迅速的改變;人們為了跟上這個大時代的腳步,只有學習如何去自我適,例如人生觀的改變(凡事只求物質的享受)、做事方法的改變(學習如何鑽營、投機取巧),因此,個人主義、功利主義自然盛行,人們不再重視辛苦耕耘的收穫,而去追求一時的享樂。這個現象可以從許多蔚為社會風尚的行為中窺知一二,如:炒作股票、青少年吸毒以及暴力犯罪事件的增加等等。
      其次,現代化社會的另一個特徵是人與人的關係更加密切。由於交通運輸以及資訊傳播工具的發達,人們可以有更頻繁直接的接觸與溝通機會,但也正因為人們彼此距離拉近不少,也增加了互相摩擦、衝突的機會。由於人口的激增,競爭的程度也愈來愈強烈,人們學習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開創自己的天地,也變得愈來愈難以實現!因此,在現代社會中生存的人們,只能建立短暫、互相利用的關係,而無法彼此開誠布公、相互信賴;所以,人們欺騙、壓榨、傷害他人的行為處處可見,而人們要想避免內心衝突、焦慮和挫敗,將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或許,現代文明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但是人們也必須在選擇文明後割捨掉一些原有的個人權益,也就是要建立「社會意識感」。例如:人們必須學習遵從社會的規範及習慣,倘若行為抵觸社會規範時,個人必須接受責罰;人們必須學習如何與他人分工合作、共享利益;人們必須學著適應社會革新的改變等等。經由社會意識感的建立,個人才會對社會產生歸屬感,並了解自己所應扮演的角色和所應盡的職責,學習如何共同生活、共同創造。
      總之,在日趨複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中,現代人的矛盾與衝突似乎也隨之層出不窮,不勝其擾!因此,大眾的心理衛生問題日益嚴重,極需大家共同合作,設法改善,以增進個人與整體社會的健康福祉。


    《作者簡介》

    毛家舲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畢 
    ‧美國伊利諾州州立大學護理學碩士 
    ‧美國德州女子大學護理哲學博士 
    ‧曾任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主任教官、成大醫學院護理學系兼任副教授、中華醫專護理科副 
     教授
    鄭 琳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畢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畢 
    ‧曾任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講師、慈濟護專兼任講師
    林梅鳳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畢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畢 
    ‧現任成大醫學院護理學系助理教授
    李淑琦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畢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畢 
    ‧曾任救國團張老師中心研究訓練組研究助理、空軍總醫院航太組心理研究員 
    ‧現專職著述
    曾雯琦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畢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畢 
    ‧曾任三軍總醫院精神科護理長暨國防護理學系精神科講師
    許樹珍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畢 
    ‧曾任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講師 
    ‧現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護理學研究所進修碩士學位
    饒雅萍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畢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畢 
    ‧曾任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講師 
    ‧現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進修碩士學位
    陳麗蘭  
    ‧台大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組畢 
    ‧台大社會學研究所應用社會學組畢 
    ‧曾任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綜合研究組副管理師
    鄧先揮  
    ‧三軍大學陸軍學院畢 
    ‧戰爭學院畢 
    ‧曾任國防部參謀、馬祖防衛司令部作戰處長、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主任教官兼訓導處生活 
     輔導組主任、淡水管理學院總教官
    李引玉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畢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護理學碩士 
    ‧曾任成功大學護理學系主任、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講師、台大醫院精神科督導、沙烏地阿 
     拉伯醫院護理督導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黃珮玲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畢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畢 
    ‧曾任成功大學護理學系講師兼成大附設醫院護理督導、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兼任講師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