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在政治上創造了舉世讚賞的民主奇蹟,終結長期以來一黨獨大的假性民主,完成政黨輪替。但是,由於外在與內在因素的交相影響,使得這光榮的民主成果卻淹沒在經濟不景氣的氛圍中,社會上充滿了各種不同的聲音與恐懼,令人無所適從,痛苦指數節節升高。
台灣真的無法建立起自己的信心,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嗎?中國市場雖大,但它真的如媒體或某些企業主所說的,是台灣的唯一出路嗎?我們對現今的中國實況又有多少認識呢?相信這是大部分台灣人都無法解答的問題。
阮銘,這個從中國到美國、從美國到台灣的前共產黨高層核心,以他跳脫台灣與中國的國際視野,在肯定台灣的民主自由、悲嘆中國人民至今仍生活在共產極權下,以及尊重台灣政權獨立事實的前提,提出有別於一般人的真知灼見,提醒台灣人民應珍惜自己的民主自由,認清中共的本質,不要在一時的經濟利益迷惑下,喪失了自己的方向;在與共產中國交往時,應該以「台灣主體」為原則,而不是被併入「中國主體」之中。
阮銘在書中說:「台灣社會存在信心不足或失去信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看是出於某種對自身命運不確定的集體恐懼感。而恐懼,又來自部分政客、媒體、大牌企業家的製造與散布,諸如『成長極限論』、『財富縮水』論、『中產變窮』論、『窮人世襲』論之類。其實台灣社會需要『恐懼』的,正是這莫須有的恐懼本身。」他認為:「民主台灣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實在沒有任何恐懼的理由。唯一需要『恐懼』的,正是一些莫須有的恐懼心理。只有去除恐懼,建立自信,才能開創台灣更加自由、幸福的未來。」
這是一本對台灣的社會與政治觀察的書,書中有批判、有讚許,當然也有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案;希望透過這個中國人的眼睛與文字,讓目前深陷恐懼迷惘的台灣人重拾信心,迎接原本就屬於自己的光明未來。
作者簡介
阮銘
1931年出生於中國上海,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上海市學生民主運動。1948年考入燕京大學。1949~1958年先後擔任燕京大學、清華大學青年團委員書記、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958~1961年調任《北京日報》社政法文教部副主任、理論部主任。1961~1967年調至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陸定一時期任《宣教動態》編輯,陶鑄時期任調查研究室主任,中央宣傳部文化革命委員會主任。1967年接受軍事管制小組隔離審查。1969~1973年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農場接受監督勞動。1977~1982年應胡耀邦之聘到中共中央黨校,任中央黨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理論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王震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解散理論研究室,被撤銷工作。1983年被王震開除黨籍。1988年至今,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及台灣淡江大學等作訪問研究。著有《歷史轉折點上的胡耀邦》、《鄧小平帝國》、《中共人物論》、《兩岸統一百年大計》、《透視總書記》、《民主在台灣》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