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閱覽 | 拾書所

台灣漫畫閱覽

$ 288 元 原價 320

  漫畫,這種令人著迷的圖像文化,起源甚早,早在人類歷史初始萌芽階段,即已有類似的圖像藝術出現,而在現今的歐美與日本,漫畫更早已成為文化層面的一環,影響人們的生活,漫畫人物的形象也深植人心。

  二十世紀,漫畫文化已成為一門值得深入探究的顯學,它已跨過國家的藩籬,成了世界共同的語言。漫畫英雄偶像也不受國界的束縛,擄獲全球漫畫迷的心。無論是美國的「米老鼠」、「超人」、「蝙蝠俠」,或者是比利時的「丁丁歷險記」,還是日本的「小叮噹」、「皮卡丘」等,均能風靡全球。

  在臺灣,漫畫也有一定的歷史發展軌跡,除了受到歐美與日本漫畫的影響之外,施行多年的漫畫審查制度,也對臺灣漫畫界帶來不小的刺激。

  作者洪德麟浸淫漫畫資料收集四十餘年,是臺灣知名的漫畫評論家,對臺灣漫畫的發展知之甚詳。本書中,他將臺灣漫畫發展的歷史分成六大階段,詳述每個階段因時代環境不同而呈現的特色,是瞭解臺灣漫畫歷史的最佳參考書,希望透過對臺灣漫畫歷史的整理,提升臺灣漫畫的地位,激勵臺灣的漫畫界,以期能與世界同步邁向所謂的「圖像世紀」。

作者簡介

洪德麟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臺灣臺中縣烏日鄉,童年時是個典型的放牛孩子,七歲就開始對漫畫著迷,十歲因喜歡諸葛四郎而開始臨摹投稿,被《漫畫周刊》等刊物採用之後,益發激勵他在漫畫上的努力。

  十五歲投入漫畫創作,十八歲騎著腳踏車到臺北想跟趙擇修先生(當時被稱為臺灣的華德‧迪士尼)學習畫卡通,卻撲了個空。

  役畢後先是晃蕩到紐約,半年後流浪到東京,悠游在成山的漫畫堆裡。在日本念了四年的電影理論後回台灣,準備拍自己的卡通,與當時第一代的漫畫人熟識,後因客觀條件不成熟而放棄了卡通夢。一九八○年,敖幼祥在其企劃編劇的協助下,掀起烏龍院旋風,之後與吳啟家、吳宇森、LCC等人合作辦漫畫雜誌,並於一九八四年促成「第一屆全國漫畫大擂台」。

  先後在《歡樂漫畫》、《星期漫畫》、《聯合報》、《民生報》「兒童天地」、《中國時報》、《日本文摘》、《少年快報》等數十種刊物上,發表了近上千篇的漫畫文章。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獨資成立台灣首座漫畫圖書館,並出版《台灣漫畫四十年初探》、《漫畫名家畫展》等書。

  現任台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所教授、淡江大學通核組教授、有閒漫畫娛樂網顧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