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 Check Points 關鍵點
閱讀的風貌 文/郝明義
時代的改變,是從閱讀的改變而開始的。
我們對閱讀界面的選擇,不論是短期的書籍,還是長期的網路,甚至由書籍而網路的進程與時間,本身就在形成我們的時代。
我們所掌握的閱讀系統與方法,本身就在形成我們在這個時代生存的能力及面貌。
閱讀和人類的關係,從沒有結合得如此密切,又變化出如此不同的面貌。
PART III Survey調查
台灣都會區閱讀習慣調查:我們閱讀什麼,以及如何閱讀
文/Net and Books 編輯部
一個月內一本書也不讀的人接近四成;六成以上的人不使用網路;使用PDA的人則只有百分之三。讀書人口中每人平均每天讀書時間是1.9小時。閱讀理由以個人興趣為最大宗,但閱讀的面向又非常集中。這些數字對照台灣每年都有暢銷數十萬冊的新書,民間登記有案的讀書會高達二千六百多個,背後到底說明一個什麼樣的閱讀社會特質?
PART IV Voices 年輕世代的閱讀觀點
E世代解憂書七帖
文/李嫈婷 攝影/何經泰
古人讀書養心明性,現代人讀書去悶解憂。尤其活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讀書能不能幫我們找到出口?七位活躍於網路、寫作、插畫、電影等不同領域的年輕人,各有各的去悶解憂書。至於誰的解憂書最適合你,那就要由你自己來判斷了!
PART V Tradition 脈絡
WWW的誕生
——提姆‧柏納李(Tim Berners-Lee)的一千零一網 文/李康莉1990年11月,伯納李寫出第一套HTTP(超文字傳輸協定,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程式碼,也就是網際網路上用來傳輸網頁的語言;URI位址結構(通用資源識別碼,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後更名為URL);同時創造了一個具有瀏覽器/編輯器功能的軟體,就是「全球資訊網」。
親愛的,我把電腦變中文了
——朱邦復與中文電腦的誕生 文/李康莉
他決定用最笨的方法,剪了幾十本字典,在茫無頭緒中尋找中文字的規則和方向,把編好的文字卡片一遍遍排列組合,整理一次就一個月。這樣剪字典,剪了六年,在沒有任何人支持的情況下,以申請專利與四處打零工、充當「黑手」的方式,自行研發了國內第一套中文輸入法。
PART VI Life Style 閱讀生活
重度書癡的黃金守則 文/張惠菁 圖/麥仁杰
「對那些偷書,或是從書主人手中借走了書而不還的人,讓那書在他手中變成毒蛇,並且咬噬他吧!讓他癱瘓,四肢萎縮。讓他受痛苦折磨,哭喊求饒。除非他崩潰,痛苦不停。讓書蟲侵襲他的內臟……當他面臨最後審判時,讓地獄之火永遠地吞沒他。」
隨處與書相逢 文/鍾芳玲
書籍的魔力何在?我以為不外乎它引領讀者對未知的人事物發生興趣。
當我們無論在私密或公共的空間中隨處都能與書相遇,那表示書籍其實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上了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