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組織與國際合作在中國—華洋義賑會之研究 | 拾書所

非政府組織與國際合作在中國—華洋義賑會之研究

$ 378 元 原價 420

  本書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利用各國檔案,探索近代中國發展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組織——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

  本書為作者於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提出的博士論文〈國際合作在中國:華洋義賑會之研究〉修正。乍見本書標題的朋友通常會有這樣幾個疑惑:華洋義賑會是什麼團體?它跟現在臺灣的慈濟功德會、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有什麼不同?作者覺得它很重要,為何教科書上從來沒有談過這個組織?它是非政府組織、非營利性組織嗎?

  簡單的說,華洋義賑會(全名為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它是一個立足於中國二○至三○年代中期,以中外合作為主旨的國際性救災、防災非政府組織。它對中國與世界的影響有多大呢?僅一九二一至一九三七年之間,中國就有百分之七十的公路都是由它協助政府完成;當國際創設防災機構時,華洋義賑會提供的章程與經營經驗,成為各國的標竿,並且落實為新組織的制度。在沒有中國政府的協助下,華洋義賑會以其獨特的國際合作經驗,活躍於本土與海外超過十六年。

  在一個以政府活動為國史主體的社會中,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從來就不被重視,特別是當華洋義賑會具備中外各半的幹部人數比例原則、濃厚的國際性組織經營色彩、超越政府效率的表現,以及關懷農村群眾的文宣基調,在中國政府強調民族主義的年代裡,它有時被看作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主權的代言人;一九四九年後,華洋義賑會重要幹部參與中共政權的事實,更讓保守的臺灣學界不願意去碰觸它在信用合作以外的事蹟。

  無論如何,華洋義賑會的存在,確實使中國在經濟與外交力量不振的年代中,一反過去消極作為被援助的弱國形象,轉而有機會嘗試作為一個積極將防災、救災知識、經費,以及非政府組織管理人力資源向海外援助輸出的社會。

  從國際關係的角度,華洋義賑會的多元而豐富的活動經驗,絕對可以當作是近代中國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社會互動的一個重要起源(original)。展開華洋義賑會研究的動機,除了學術的好奇,還包括我對本土社會的關懷,因為主要的思考源於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的地震。

  救災期間,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向來主張「建設大有為」的政府,在地震之後突然失能,無法滿足民眾的高度要求,而國際社會的冷淡,更暴露臺灣過去在聯繫非政府組織國際合作機制的缺陷,以及官方救災意志無法超越黨派政治糾葛的危機。

  種種的現象,彷如近代多災多難的中國社會再現。兩者較大的差異點是:外國傳教士、商人在近代中國救災的過程中經常扮演重要援助者的角色,組織國際性的救災團體,與歐美慈善界、北京政府外交部關係密切,以至於美國學者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在《華洋義賑會史》A History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Cambridge, Mass.: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1965)書中,將這種現象視為社會領域的中外共治(synarchy),但是現代台灣的民間慈善團體是來自本土社會力量的產物。

  作者試著從國際關係史的角度切入,利用外國檔案撰寫〈辛亥前後美國與華洋義賑組織關係之研究〉,先在2001年10月發表於「兩岸三地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構成研究華洋義賑會組織形成背景的基礎。之後作者再大量閱讀英國外交檔案(British Foreign Office Document, FO 228/ 371/ 405)與美國國務院中國內政檔案,另外前往香港、上海、北京等地圖書館、檔案館蒐集資料以後,才使我對華洋義賑會的人事、經費、管理運作有更清楚的認識,也進一步釐清它與中國政府、國際組織互動的糾葛。

  這個組織從1921年成立以後,立足於本土,有效利用海內外資源從事防災工程、農業研究、急賑救災,以及合作運動,並且隨時調整發展策略,企圖在中國建立防災與救災網絡。它的存在,一方面體現國際人道主義的普世價值具有超越政治對立的可能性,也呼應當時國聯倡導跨國合作,降低衝突與危機的理想。

  在抗戰以前,華洋義賑會可以說是中國境內少數擁有超越政府力量,同時具備執行國際活動能力的NGO,它的成就並不亞於中國紅十字會。宋子文曾經稱頌它是:純為國際合作,超越政治及宗教一切關係之社會事業;完全基於人類的正義與同情心為出發點的組織。

作者簡介
黃文德
  台灣基隆人,一九七四年生。
  輔仁大學進修部歷史系學士、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空中大學、萬能科技大學、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同時在各類學術期刊與會議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目前研究關懷的課題以中英、中美關係、中外非政府層次的互動,以及近代台灣對外關係為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