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肇政--白翎鷥之歌 | 拾書所

鍾肇政--白翎鷥之歌

$ 198 元 原價 220

傳說中,白翎鷥棲居福地,是大地間和平祥瑞的信使,會給莊稼漢帶來好運,民間視白翎鷥為農家之友,凡是白翎鷥棲息築巢營聚的地方,都被認為是好風水,然而台灣農業式微之後,農田改為魚塭、果園,農家不再歡迎白翎鷥,經常會以爆竹驅趕甚至不惜以獵槍屠殺,再加上紅樹林的砍伐,台灣的溪流不再清澈見底,等於直接掠奪了牠們的棲息地。作為環保小尖兵的白翎鷥逐漸消失,潔白纖美的麗影不再到來,這正是台灣環境被破壞、生態被改變的活生生實例,也是人文精神的喪失。

作者簡介

鍾肇政(1925~), 桃園龍潭人。戰後開始學習中文,是典型的戰後第一代作家。作品雖以長篇小說為主,但亦發表多篇短篇小說。曾長期主持《臺灣文藝》編務及出任《民眾日報》副刊主編,對推展臺灣文運,有很大貢獻。他的作品主要反映日據時代與光復前後臺灣人民的痛苦和抗爭,也表現臺灣青年知識分子的彷徨和憧憬具有濃郁的鄉土情懷。曾得過中華文藝獎章,國家文藝獎等多項獎項。

他的長篇小說,可分為兩大系列,一個是以《濁流三部曲》為代表的自傳體小說,以終戰前夕一個知識青年的成長,反映了整個時代、社會蛻變的軌跡,一個是以《台灣人三部曲》為代表歷史的素材小說,呈現五十年淪日史的真正面目,另外,為原住民、為霧社事件而寫的《馬黑坡風雲》、《高山組曲》,也可歸屬此一系列。他開拓了臺灣文學以歷史經驗出發,創作史詩般的大部頭文學。

早期小說採用現實主義創作手法,60年代開始借鑒西方現代派小說技巧,寫了一些很有開創性的中短篇小說,以現代前衛的手法處理土俗的題材,如〈中元的構圖〉、〈骷髏與沒有數字板的鐘〉。不過作品內涵仍保持現實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魯冰花》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發表後風評極佳,後改編為電影,賺得很多人熱淚,主題曲風靡了大街小巷。著作等身,小說三十餘部,另有書簡、回憶錄、譯作多種,現有《鍾肇政全集》(桃園縣文化局出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