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理想、有抱負並且勇於改革創新的政治家,並不多,而王安石可說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人物。雖然,他的新法,遭一些守舊的大臣反對而加以阻橈,且執行的部屬在推行執法時不力,使他變法強國的美意,未能徹底實施,而使一個意志堅強的大政治家,只得知難而退。但是他以豐富的學識、卓越的見識和負責無私的態度,針對當時的背景,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使國庫財源充裕,生產增加、國力強大、軍備嚴整,而改正了北宋多年積弱的弊端,不但嘉惠百姓,也確實達到了振興時政的目的。
他的一生,因為實行新法,而招致許多毀譽,但是無論功過如何,他的人格與學養是永遠不能抹滅的。在王安石的德行中,值得人們敬佩的地方很多,從他少年時則,即實事求是,不貪圖功名利祿,主持地力行政,即勤於職守,不但深入民間,探訪民情,找出振興改革的所在,且積極利用地方民力,從事生奎。執政以後,不顧眾人加諸在他身上的毀謗,勇於執行新法。當神宗心意動搖時,他立刻辭官退隱,私毫不眷戀名位。退隱之後,也絕不再過問政治,以免被誤會有再起的念頭。但他身在山林,卻仍憂心國事,還是一片耿耿忠誠之心,這片無我無私的胸懷,真是值得人們欽佩。他雖然兩度拜相,退休後仍只是住在一幢簡陋的園宅中,後來將此園捐作寺廟,而一家老少卻在金陵城內的偏僻小巷中租屋而居。一位擁有宰相殊榮的大人物,能對物質生活如此淡薄,這種樸實,是歷代重臣中少有的。
而他的寬宏大量,不念舊惡也是一大美德;雖說安石過於固執己見,拒絕接納別人的勸諫,但當他最受神宗信賴時,也從末想過運用權勢報復反對他的人。呂誨的二次彈劾,王安石並末反擊半句,反而,懇求辭職讓賢;而呂惠卿因弟貪污被罷黜,出知陳州,因而生怨反誣安石,安石也不念舊惡,並將誤會化為無形。這的確是一個有德性的政治家才能擁有的器度。
王安石在學術上也有不朽的成就,他的政論文章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最突出的。文章的政治色彩濃厚,以抨擊時政為主。許多作品都是為了變法而寫,雖然字數不多,卻結構嚴密,說理精要,引人深省。王安石的散文在北宋古文中占了相當重要的地位,而他的詩文內容形式,在寫情、寫景、寫實上也頗有創意。他平生最推崇詩人杜甫,因為杜甫作品裡憂國傷時的呼聲,與王安石的心境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王安石常以繼承杜甫志業而勉勵自己。以王安石的政治才能而論,他的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卓越政治家。而以王安石的詩文成就而論,他更不愧為超逸獨特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