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為題,共收錄論文九篇。除了首篇康達維教授(Professor David R. Knechtges)The Perils and Pleasures of Translation: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s”以《易經》的翻譯為例,講述西方學者翻譯東方經典的甘苦之外,全書又建立了三個主題,主題一「文獻註解的型態與性質問題」主要探討中國傳統學者註解文獻,在方法上具有何種特殊性的問題,共收錄張以仁〈從溫詞〈歸國遙〉「小鳳戰篦金颭艷」句五家注的討論談到注解的態度與方法問題〉、張素卿〈經點閱讀與「評點」的解釋類型〉和莊雅州〈論爾雅草木蟲魚鳥獸考釋方法〉三篇論文。
主題二「文獻詮解的思想與方法問題」,是指詮解經典的文獻所關涉的思維與觀念、以及思想史的相關問題。這方面本書收錄了李焯然〈越南狂士黎文敔《大學晰義》對《大學》的詮釋〉、林忠軍〈試論漢儒以象解《易》的方法〉和何俊〈晚宋儒學的轉型與解經方法的變化〉三篇論文。
主題三「文獻譯注的語言制約問題」,涉及的是東亞地區不同國家之學者在翻譯、解釋中國傳世文獻時,受到語言的制約,而產生出特殊的方法,進行詮解。本書收錄兩篇論文:金文京〈試論日韓兩國翻譯中國典籍的方法〉和木田章義〈日本における漢文訓讀の歷史〉(日本漢文訓讀史)。兩篇論文都討論了東亞經典譯注中的「訓讀法」問題。
中國奕世相傳、並流播至韓國、日本、越南等地,而發生影響的重要經典文獻,數量極多。而其流播過程,中、日、韓、越各地學者均依其歷史文化背景的特性,按不同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翻譯、詮解,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方法與傳統。事實上,傳世漢籍文獻在世界各國翻譯與注釋的歷程,也反映了東亞文明在東西方流傳播遷的歷史。這部書所收的各篇論文,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切入觀察漢籍譯解方法的相關問題。
本書的〈導言〉也針對了注解內容的整體性問題、經典注釋的範式問題、文獻結構與思想觀念之間的關係問題、經典詮釋理論的「語言」與「超語言」問題等,作出了補充。
主題二「文獻詮解的思想與方法問題」,是指詮解經典的文獻所關涉的思維與觀念、以及思想史的相關問題。這方面本書收錄了李焯然〈越南狂士黎文敔《大學晰義》對《大學》的詮釋〉、林忠軍〈試論漢儒以象解《易》的方法〉和何俊〈晚宋儒學的轉型與解經方法的變化〉三篇論文。
主題三「文獻譯注的語言制約問題」,涉及的是東亞地區不同國家之學者在翻譯、解釋中國傳世文獻時,受到語言的制約,而產生出特殊的方法,進行詮解。本書收錄兩篇論文:金文京〈試論日韓兩國翻譯中國典籍的方法〉和木田章義〈日本における漢文訓讀の歷史〉(日本漢文訓讀史)。兩篇論文都討論了東亞經典譯注中的「訓讀法」問題。
中國奕世相傳、並流播至韓國、日本、越南等地,而發生影響的重要經典文獻,數量極多。而其流播過程,中、日、韓、越各地學者均依其歷史文化背景的特性,按不同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翻譯、詮解,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方法與傳統。事實上,傳世漢籍文獻在世界各國翻譯與注釋的歷程,也反映了東亞文明在東西方流傳播遷的歷史。這部書所收的各篇論文,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切入觀察漢籍譯解方法的相關問題。
本書的〈導言〉也針對了注解內容的整體性問題、經典注釋的範式問題、文獻結構與思想觀念之間的關係問題、經典詮釋理論的「語言」與「超語言」問題等,作出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