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傳承(1963-2005)下冊 | 拾書所

《聯合報》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傳承(1963-2005)下冊

$ 495 元 原價 550

本書是第一本完整解析王惕吾及其家族成員報業競爭策略的專著!第一本嚴謹解析王氏報業集團及正派辦報理念的個案!內容介紹如下:

針對《聯合報》及其旗下文化事業五十多年來如何躍居全球第一大中文報系之重要轉折歷程,分析王惕吾及其家族成員自其前身《民族報》、三報聯合版轉型變遷迄今之經營路線、競爭手段與成敗關鍵,並依據其內部長期發行之社刊、系刊內容,對照聯合報系重要幹部接受訪談之綜合所得,總結其企業文化的特色,及值得深省的諸多新聞傳播方面的專業問題。

讓本書告訴您:

★民國三十八年來臺的浙江東陽火腿商後代,如何掌握機運並運用巧智,在原本陌生的領域締造了奇蹟?
★民國六十一年底臺塑老闆王永慶一度入主成為《聯合報》董事長,其後又如何義助王惕吾取得獨霸地位?

★陸軍上校退役的王惕吾如何影響子女個性及接班表現,又如何形塑《聯合報》強調倫理、和諧的企業文化?
★向以高薪、挖角吸納人才,並強調不斷投資、進步的聯合報系,如何因應業務萎縮及企業文化失調的危機?

★臺灣戒嚴期間聯合、中時兩大報系互爭雄長,近年因榮景不再而相濡以沫,《聯合報》該如何改造迎向明天?

作者簡介

習賢德

1951年生,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文學士、臺大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碩士、臺大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博士。
現任: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大眾傳播學研究所副教授。

曾任:《聯合報》駐馬尼拉記者、《自由時報》副總編輯、《中國鏡報》臺北副總召集人、《大成報》撰述委員、《自立早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中央日報》特約資深核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兼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兼任講師、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主任、輔仁大學進修部大眾傳播學系主任。

出版有:《統獨啟示錄:飛彈危機下的臺海和戰抉擇(1996-2006) 》、《北平輔仁大學札記(1925-1952) 》、《中國國民黨與社會菁英:革命實踐研究院五十年史(1949-1999) 》、《歷屆臺灣區運動會傭兵現象的政經分析(1974-1998) 》、《二二八口述歷史補遺:中央警校臺幹班的集體記憶》、《臺灣新聞事業問題解析》、《孫中山先生與基督教》、《清末中文報刊呈現的美國形象》、《風向集》、《孫中山先生與革命思想的傳播》等著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