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經典大系建築藝術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 | 拾書所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建築藝術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

$ 665 元 原價 700

  九四九年政局丕變,國共分治,台灣在風雨飄搖中戮力建設,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二年以恢復二次世界大戰前之經濟水準為目標,這個時期的台灣建築多以整修戰爭毀損之房舍為主,鮮少有較大規模的建設。

  國府自一九五二年起積極從事土地改革,放領公地、實施耕者有其田等政策,藉此以提升農業生產,形成以農養工的發展。由於美援的挹注,使得台灣的建築由日式的統包法漸趨改為美式的分工法,並且透過實務工作訓練了一批人員,加強補充原本體質孱弱的建築界。為了解決隨國府來台的大量移民,居住問題成為當務之急,因此住宅合作社紛紛成立,住宅樓層化的現象漸地發展。迄至一九六○年,為配合內需型的消費,小型工廠是台灣經濟發展第二期的建築特點之一。

  一九六五年美國結束對我經濟援助,惟台灣自六○年代起發展出口導向之經濟,於一九六三至一九七三年間的十年,工業平均年成長率達百分之十八.三,賺取的外匯於一九六九年的結存達三億美元,國民平均所得從一九六三年的一六六美元,已升至一九七三年的六四二美元。這個階段,出現了新形態的建築,諸如:百貨公司、電視公司、國際觀光飯店、加工出口區等。惟當時全省註冊開業的建築師人數僅三百餘位,相對於興建的龐大樓地板面積而言,誠可用業務良好形容之,尤其是一九七三年開始,房地產業興隆,確實造成台灣建築形勢大好的榮景。八○年代台灣的經濟奇蹟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但是國際境遇日落,退出聯合國,與經濟重要夥伴日本、美國斷交,在在促使國人開始尋求自我認同,於是從早期一面倒的「美化」,開始思索台灣建築的本體性,有的建築師堅持現代主義,有的擁抱鄉土主義,有的趨向後現代主義。九○年代以降,風格繽紛,形式雜沓,建築除了是專業界的事,還漸漸受消費力的提升,成為社會中上階層的品味與身份象徵,使得台灣建築走向全然不同的新領域。

  從慘澹經營至欣欣向榮,不少有理想、有抱負的建築師們為台灣這片土地留下了值得記述的「大地詩篇」,本書以台灣建築的先行者為對象,報導介紹王大閎、陳其寬、沈祖海、修澤蘭、高而潘、陳邁、漢寶德、吳明修、朱祖明與李祖原等十位建築師。這十位建築師多半接受過現代化的建築教育,或有留學西方的經驗,或在專業之餘兼職授課,他們多元的作品正足以反映台灣多元的文化,他們對於建築的理念具體影響學子們,這些先行者的貢獻,很真實地承載了二十世紀後半葉台灣的建築發展狀況。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