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跨越百年研究中國人的權?性傳世鉅作
中國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氣和正直的純正品性。這個評價,雖然歷經百年,如今依舊準確診斷出中國綜合症的病因。
魯迅最企盼能引發的民族波瀾,中國現代文學史學家唐弢、羅斯福總統、外國傳教士研究中國人的必讀經典。
胡適曾說中國人「野蠻」,魯迅更以「殘虐」形容中國人。然而中國人到底還有什麼潛在的德行是至古到今一直存在的?
亞瑟.史密斯(A.H.Smith)以當年家庭、農村生活為樣本,將戲劇、小說、民謠等藝術手法鋪陳線索,深入民間用田野研究的方法和誠懇態度,對於中國人面子、麻木等種種的劣根性,作出全面性的揭示,即使現今的中國人,依然歷歷在目。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考驗,書裡所欲呈現的核心:中國人德行,仍舊斑斑可考。此書的再版發行,不僅有利於中國人的觀照和省思,更是思想作品禁得起時代考驗的文化式證明。
再版後記 譯者/張夢陽
經過二十多年海內外眾多學者的努力,亞瑟.史密斯所著的《中國人德行》以及魯迅與這本書的關係,已經成為魯迅研究和中國近代文化研究中,一個饒有趣味的重點課題。透過這個課題日益深入的研究,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來源以及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的發展脈絡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眼前,中國人對於自我的認識日益加深,改造自身民族性的自覺性也逐步提高。
從反面來看,不幸地應驗魯迅在《熱風.題記》中的一段名言:「我以為凡對於時弊的攻擊,文字須與時弊同時滅亡,因為這正如白血輪之釀成瘡癤一般,倘非自身也被排除,否則當它生命的存留中,也即證明著病菌尚在。」魯迅又是不幸而言中。
人們之所以日益對《中國人德行》這本外國人寫於一百多年前的書,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興趣,一方面說明「偏偏不肯研究自己」的中國人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教訓,逐步發覺出認識自己的極端重要性,漸漸地肯於研究自己;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人德行》裡面所批評的中國人的種種毛病並沒有得到根治,有些甚至愈加嚴重。
我前年到澳洲、去年到加拿大,初步從海外觀察自己的祖國,就產生過這樣的感覺,今年赴日四個月,這種感覺更為突出,恍然明白一個真理——魯迅如果沒有留學日本的經歷,沒有看過《中國人德行》的澀江保日譯本,是不會形成「改造國民性」思想,中國也不會出現魯迅這樣的對本民族的精神進行深刻反思的偉大思想家。
作者簡介
亞瑟.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中文名明恩溥。1845年七月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清道光二十五年),畢業於貝洛伊特學院(Beloit college)。
1872年(同治十一年)來到中國天津和山東等地傳教,前後約有三十年之久。兼任上海《字林西報》周刊的通訊員。畢生的著述,幾乎全部以中國作為物件,自1885年以來陸續出版《中國文化》、《中國人德行》、《中國的農村生活》、《騷動中的中國》等書。其中《中國人德性》是他在中國居住二十二年後出版的佳作,書中提到農村中的寺廟、宗教和社團以及宗教禮儀生活的情況,並被譯成法、德、日等國文字,被譽為研究中國人的權威性傳世之作。
譯者簡介
張夢陽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文學系教授。應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邀請,為短期駐校教授。個人專長於中國文化特殊研究:魯迅學、胡適學與中國學。《中國魯迅學通史》獲大陸2003第六屆國家圖書獎,並選入《中國文庫》。
王麗娟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係和人力資源學院副教授。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高級訪問學者。主講組織行為學、管理學等課程。著有約一百萬字數的專著和論文二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