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世紀,未來學趨勢大師托佛勒預告第三波來臨;
這一個世紀,他將告訴眾人財富將有何種革命性轉變!
耗時十二年,趨勢的先知之聲,無人能忽視!
自深具影響力的暢銷書《未來的衝擊》出版以來,托佛勒夫婦致力為讀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探討在高速變化的世界裡,企業、政府、家庭及個人的生活如何因應看似沒有道理可循的衝擊。現在他們再度展現過去寫出經典暢銷書的精闢見解,將討論的重心放在目前席捲全球的財富革命,以同樣敏銳的視角為看似沒有意義的現象抽絲剝繭。
本書探討的是未來的財富創造與分配。作者認為,二十一世紀的財富不單指貨幣,更不能以工業時代的經濟學來理解。因此他們在書中廣泛探討各種問題??從教育與養育子女談到好萊塢與中國,從日常生活中對事實的認知與誤解談到「第三份工作」??作者指的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為某些大企業從事的無償工作。
作者指出,現代社會在令人沮喪的頹廢與充滿希望的重建之間擺盪,極限運動、巧克力餅乾、Linux軟體、「多餘的複雜」之間其實存在隱藏的關聯。
作者在早期的著作中創造了「產消合一者」(prosumer,即生產者〔producer〕與消費者〔consumer〕結合)一詞,代表參與生產的消費者。本書將這個概念進一步延伸,揭露我們的許多活動其實都是從非貨幣經濟送出「免費的午餐」給可測量的貨幣經濟──諸如教養子女、志願工作、部落格、油漆住家、改善飲食、組織社區會議、「混搭音樂」(mashing)等。作者預測,產消合一將大幅成長,徹底改變財富的衡量、創造與操縱。
本書處處可見創新的構想,作者提供強大的新工具幫助讀者思考未來,做好迎接未來的準備。
【強力推薦】
聯合推薦
專文導讀
耗時12年,趨勢的先知之聲!
英國《金融時報》:
本書在德國、義大利熱銷,而在日本、印度和中國等地,托佛勒已等同先知。
南韓前總統金大中:
閱讀本書將是引領我們進入未來財富最有效的方式!
作者簡介
艾文.托佛勒 與 海蒂.托佛勒(Alvin & Heidi Toffler )
● 全球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僅次於比爾.蓋茲與彼得.杜拉克。──埃森哲管理顧問公司(Accenture)
● 世界最知名之未來學家──英國《金融時報》讚譽
● (他們)立下了後繼未來學者如何被評量的標準──《時代雜誌》讚譽
艾文.托佛勒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一九二八年出生於紐約,紐約大學畢業。海蒂.托佛勒生於一九二九年,與艾文結識於大學時代,擁有法學與文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亦為知名未來學者。艾文早年曾任機器安裝工與焊接工,海蒂則擔任服務員,因此兩人對藍領階級處境與工廠式大量生產有獨特而深刻的觀察。
艾文於一九七○年出版《未來的衝擊》,一九八○年出版《第三波》,一九九○年出版《大未來》等「未來三部曲」,成為未來學巨擘,享譽全球,對當今社會思潮有廣泛且深遠的影響。他們巡迴各地演說與訪問,走過自由、開發之地,也深入審視共產國家與第三世界;也與政府領導人會面,與企業座談,活動力旺盛,觀察不輟。
托佛勒夫婦合著的書籍包括《新戰爭論》、《再造新文明》與本書等著作。兩人的前瞻性思維對立場各異的各國元首、企業領導人、非營利機構主事者、各領域學者、教育家等,皆有深遠影響,其中最為人知的「讀者」包括委內瑞拉強人總統查維茲(Hugo Ch?vez)、墨西哥總統福克斯(Vincent Fox)、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med)、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以及南韓總統金大中──當時他在獄中閱讀托佛勒的著作。前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亦曾將托佛勒著作列為重點書籍,推薦國會議員必讀。
兩人的作品被譯為三十餘種語言,並曾遭伊朗、印度與南韓盜印出版。經典之作《第三波》曾遭沙烏地阿拉伯下達禁令,波蘭政府並刪掉其中四個章節。但該書成為當時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的改革參照,並被人稱為是「改變中國的一本書」。諷刺的是,進入新世紀後,中國的出版社仍然施行昔日的言論淨化──將本書第四十四單元〈中國的下一個驚奇?〉的爭議性內容刪除。
托佛勒夫婦創辦了托佛勒公司(Toffler Associates),專門針對經濟、科技、社會變遷等議題為世界各地的企業與政府提供建言。兩人的著作在法國獲得最佳外文書獎(Prix du Meilleur Livre Etranger),艾文獲頒法國藝術及文學勛章(Offic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Lettres),海蒂則因她對社會的貢獻獲義大利總統頒發獎章。二○○六年,美國布朗大學頒發兩人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Award),以表揚他們的超凡成就與獨立精神。托佛勒夫婦目前每月為世界知名報紙撰寫專欄,分享他們對世界的觀察與見解。
歷年著作
● 《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
● 《第三波》(The Third Wave)
● 《大未來》(Powershift)
● 《新戰爭論》(War and Antiwar)
● 《再造新文明》(Creating a New Civilization)
● 《新企業報告》(The Adaptive Corporation)
● 《未來對話錄》(Previews and Premises)
● 《經濟痙攣》(The Eco-Spasm Report)
● 《文化消費者》(The Culture Consumers)
● 《學習迎接未來》(Learning for Tomorrow)(編著)
● 《未來學家》(The Futurists)(編著)
● 《城市的學校》(The Schoolhouse in the City)(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