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
更能領略其中玄妙和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為簡煉,義理最為豐富的一部典籍。為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包括大乘和小乘佛法的思想結晶。通讀《心經》,就等於讀完六百卷的《大般若法》。傳到中國的心經譯本前後有七種,其中千餘年來流傳最廣的,就是本書所選、唐朝玄奘法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都是廣泛流傳、極具影響的佛教重要經典,通過弘一大師的說,更能了解佛義。
◎本書收錄有弘一大師說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以及《弘一大師講演錄》、《格言別錄》、《李叔同詩集》等,主要為大師晚年開示佛徒的講稿。
◎本書內文另有蒐錄李叔同手書經文的墨寶真跡,以及歐陽詢、蘇軾、趙孟頫、康熙手書《心經》的真跡,極具典藏價值。
◎以精緻經折方式裝幀弘一大師《心經》書法,更值得讀者賞析珍藏。
傳奇人物李叔同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文化藝術之先河。他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 「樸拙圓滿,渾若天成」,許多當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上榮耀。
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傳唱不衰,成為經典名曲。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這位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而後歷經人生轉折,苦心向佛,精研律學,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成為一代高僧──弘一大師。
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弘一大師李叔同把他的學佛心得整理、修訂,以大才子、大學者與大藝術家的俗的俗家修為向佛子揭示佛門的真諦,堪稱最能啟悟世人的大德講演錄。
作者簡介
李叔同(1880-1942)
字叔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1906年赴笈東瀛,就讀於東京上野美術學校西畫科,兼修鋼琴及作曲,創立春柳劇社。他精於文學、詩詞、音樂、書畫、篆刻、戲劇等藝術創作;演出《茶花女》開創中國話劇之先河,他填的詞如《送別》、《憶兒時》傳頌至今。
1919年李叔同放下世俗牽絆,散盡身外,獻身佛法,做苦行僧,行菩薩道,行腳雲遊,寫經弘法,終生不綴,世人推崇為中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祖,是注重刻苦修行的律宗大師。1942年病逝於福建泉州開元寺。
臨終偈語??「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從李叔同到弘一大師,是一段生命的自覺與自省。圓寂前的為後遺墨「悲欣交集」,猶如李叔同一生浪漫莊嚴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