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普遍認為老子論天道、重自然,而忽略現實、否定禮樂制度,並且在儒道關係上絕對的二分對立觀點:認為道家講天道而儒家講人道;道家談自然而儒家重名教。道涵攝天道與人道,先秦道家的禮樂反省,正好反映其人文思索的重要內涵。可以說,老子的道論為現實世界提供了完整的理論基礎;而莊子的禮樂思維,則是隸屬其生命哲學與實存反省的脈絡中。對於禮樂的態度,老、莊並非如一般人認為的只是一味反對,而是從形上之道賦予禮樂的價值根據。
本書從禮樂的原初型態及其意義、西周禮樂制度之梗概與春秋時期禮樂思潮的興起、老子的禮樂反思??以道重省周代禮樂制度的價值根據、《莊子》的禮樂反思??貫通實存境域與宇宙視野的禮樂美學、戰國黃老道家的禮樂反思??歸本於道的禮樂思索等章,兼及文獻依據和理論分析,完整地對先秦道家的禮樂觀作出探索,這在研究成果上具有重大突破,同時也填補現今學者在老莊研究上的空白。
★ 本書原始論文榮獲2006年台灣哲學會所頒「優良博士論文獎」 ★
作者簡介
林明照
*學歷:
臺灣大學哲學博士
臺灣大學哲學碩士
輔仁大學中文系學士
*現職: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經歷:
國科會人文中心博士後研究
東吳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研究領域:
道家哲學、魏晉玄學、中國當代哲學
*著作:
《先秦道家的禮樂觀》
推薦者簡介
陳鼓應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
*經歷: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研究員
*主要著作:
《悲劇哲學家尼采》
《尼采新論》
《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
《莊子今註今譯》
《黃帝四經今註今譯》
《老莊新論》
《易傳與道家思想》
《道家易學建構》
《管子四篇詮釋》
《耶穌新畫像》
《言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