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劉吶鷗出生於台南柳營,精通英、日、法文,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廣東話與閩南語。他翻譯日文作品,以中文創作小說,自稱「新感覺派第二世」,不但出資開書店,還出力編雜誌。他翻譯藝術、電影理論,同時寫影評、編劇、導演、拍電影。他為中日電影合作奔走,並擔任南京政府機關報《國民新聞》社長。1940年,一場福州路血案,他喪命於無情的槍管下……
作者簡介
許秦蓁
台北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編有《劉吶鷗全集》、《劉吶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著有《桃園陂塘:興盛與垂危》、《戰後台北的上海記憶與上海經驗》,編有《劉吶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