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金剛經+(精裝版+〈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 | 拾書所

圖解金剛經+(精裝版+〈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

$ 612 元 原價 680

一次徹底讀通《金剛經》!

透過 1片光碟,5大譯經家,梵中英6大版本,
逐句交叉比對,讓你讀到原汁原味的《金剛經》!

第一次把東方四大譯經師鳩摩羅什、玄奘、真諦、義淨,以及西方譯師孔茲(E. Conze)等諸譯本,逐分逐句比對,讓人貼近經典原貌。

精闢分析古今3位大師僧肇、印順長老和孔茲的《金剛經》解題模型,讓你成為讀經高手!

誰適合讀《圖解金剛經》?
1對《金剛經》充滿好奇的人
2生活忙碌沒太多時間但很想認識《金剛經》的人
3初次接觸《金剛經》便很相應的人
4對《金剛經》早已倒背如流的人
5想深刻鑽研、體悟經文的人

【金剛經與心經並稱為學習佛教「空性」的代表經典】

  《金剛經》是繼《心經》之外,最膾炙人口的佛教經典,十個佛教徒便有九個讀過《金剛經》。全經五千餘字,沒有一個「空」字,卻被視為大乘佛教討論「空性」哲理的代表。

  透過釋迦牟尼佛與其弟子「解空第一」須菩提一來一往的對話,把一個初入大乘的發心菩薩,如何逐漸體悟不同階段的空性,一步步往前邁進而成為大菩薩,以至於成佛的修學次第清楚呈現出來。如果說《心經》是濃縮精練版的談空經典,《金剛經》就是華麗演繹版的談空經典。

  空性境界,用普通話來說,是代表那個無法言說的奇妙的寂靜解脫境界,以佛教用語來說,就是「涅槃境界」。小乘行者認為這就是修行最後要到達的地方。但《金剛經》卻告訴我們,最高的空性境界是要打破界限,「能自在無礙的往來於涅槃境界和我們所生存的娑婆世界」,這樣的境界《金剛經》裡一再地用佛陀的另一個稱呼「如來」來表示,全經「如來」一詞便出現了87次,真是個奇妙的提醒與表達。

  而菩薩想要徹底體悟這最高空性,要具備「一心二鑰」。「一心」指的是慈悲,「二鑰」指的是兩把開啟智慧、體悟「法、相」的鑰匙。菩薩沒有這兩者,就無法達到真正自在無礙的空性境界。特別是慈悲,可說是貫穿整部《金剛經》的精神,這是一般討論金剛經的著作所忽略的,在本書有精采剖析。

【從「圖解」到「電腦解經」大公開】

  讀懂《金剛經》的關鍵就在這片光碟裡!這本書的出版也是源自這片光碟!看作者張宏實如何從「圖解」到「電腦解經」大公開,
〈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 精采內容包括:
  ●  全經文完整分析─Excel
運用「鳩摩羅什」和「孔茲」的兩個譯本交叉比對,進行經文的完整分析,方便查詢閱讀。
  ●  六個版本比較─Excel
運用全文「欄列式」比對,閱讀五位譯師的譯文以及一個梵文版本。
  ●  關鍵詞彙交叉比對─Excel
福德、住、四相等十二個詞彙的「關鍵詞彙」,幫你快速匯集重要詞彙出現在經裡的哪些地方。
  ●  〈金剛經心智圖─孔茲的金剛經結構分析〉─Freemind
以「心智圖Freemind」建立了孔茲的金剛經結構分析圖,讓你隨時掌握金剛經的脈絡,不會迷失在經文裡。
  ●  《金剛經》六個種版本全文檢索─Word
?鳩摩羅什、玄奘、真諦、義淨等四個漢譯本?孔茲英譯本?孔茲所使用的梵文版。

本書的精彩討論

1.「金剛經」經名的意思是說該經「像金剛般堅固」?還是說該經「能斬斷金剛」?
2.金剛經裡點名的「善男子善女人」說的可是你我?
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底是「該住」還是「不該住」?生的又是哪個「心」?
4.功德和福德,兩者到底一樣不一樣?
5. 金剛經老在說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諸家譯法不同,到底哪個才對?
6.佛陀給行菩薩道的人「一心二鑰」,你找到了嗎?
7.你讀出金剛經是如何較量「布施」的高低嗎?
8.菩薩的空性和阿羅漢的空性有何不同?
9.金剛經所說的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呢?
10.鳩摩羅什可能漏譯了哪四句偈?
11.金剛經找須菩提來和佛陀對談空性,只因為他是解空第一嗎?
12.找找看,整部金剛經給行菩薩道的人出了幾道考題?都過關了嗎?

作者簡介
 
張宏實

佛教藝術、佛教經典研究者。
美國羅德島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碩士,目前任電腦工程師一職。

  作者擅長運用簡單的電腦工具以及各種圖解、圖表解析法,探討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
例如在本書中,作者便採用了Freemind與Excel兩種電腦軟體來協助讀經。透過Freemind,歸納整理《金剛經》龐大的經文脈絡,讓整部經的脈絡一目瞭然。而善用Excel軟體,有史以來,把中、英、梵文等六種版本的經文做了細膩的交叉比對,除了發現各譯本間的異同巨大落差外,更讓讀者藉著譯本間此有彼無而呈現經典更完整的本貌,為現代讀經解經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

  作者另一個研究領域是佛教藝術,特別是藏傳佛教藝術與唐卡藝術。他曾經多次參與重要佛教藝術展覽的作品翻譯與解說工作,包括:「慈悲與智慧」藏傳佛教藝術大展」(1998)、「清宮祕藏:承德避暑山莊藏傳佛教文物展」(1999)、「祕境寶藏:達賴喇嘛珍藏文物展」(2002)以及「美的沉思:中國佛雕藝術」(2002)。

著作:
圖解心經(2006)、圖解西藏生死書(2005)、探索西藏唐卡──揭開藏傳佛教即身成佛的祕密(2004)、美的沉思:中國佛雕藝術(圖說撰寫,2002)、祕境寶藏:達賴喇嘛珍藏文物展(2002)、藏珠之樂2:古代神秘的眼珠與護身符(2000)、藏珠之樂1(1999)、清宮祕藏:承德避暑山莊藏傳佛教文物展圖錄(1999)、慈悲與智慧:藏傳佛教藝術大展(譯者,1998)、探索唐卡:佛部與菩薩部(1998)、璀璨琉璃.戰國古珠(1997)、古域瑰寶.聖眼傳奇(1996)、西藏神域.辟邪瑰寶(1995)、滄海遺玉.細說琥珀(1994)、法相莊嚴.管窺天珠(199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