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賢—新人文表現主義美學 | 拾書所

江明賢—新人文表現主義美學

$ 799 元 原價 900

  本專書接納當代哲學思潮──歷程真際觀提示:「歷程即真際」(Process as Reality)、「功能即實體」(Function as Substance),採用「美學的進化透視法」(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藉以我見∕感∕觀∕思∕想,曠觀江明賢(1942-)教授自十六歲(1958)開始學畫與創作,迄於近年來的「人存在」(Dasein),貫穿其時代性,施展「現象學的描述」(Phenomenological Description)與「詮釋學」(Hermeneutics)的方法意蘊,回歸東方──「儒道佛(禪)三教合一」(Trinity Of 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Zen-Chan-Buddhism)的「中庸」(中道)義。

  據以證成全書的宗旨,意在嘗試從東西美術,宏觀細味世界畫史,援展江明賢的繪畫歷程及創作學思,在哲學美學的理解、領會及旁通統貫的脈絡,定位為中西融合──「新人文表現主義」(Neo-Humanistic Expressionism: Neu-Humanistischer Expressionismus:Neo-l’humanistique Expressionnisme:□□□□□□□□□□□□ □□□□□□□□□□□),而其積極生命力展現的行能,則約在「藝遊宇宙?回眸人間」(To Be Well Versed in Cosmos And To Take Care of The Mundane World. Kunstvolle Reisen im All(Kosmos)- R?ckblick auf die Erde)。

作者簡介

郭文夫 (Uen-Fu Kuo)

  1943年生,台中縣大甲人。曾以抽象油畫入選聯合國文教處舉辦之第七屆世界中學生美展(1961),及長入台大哲學系暨研究所,專攻哲學,榮獲教育部「西方哲學史」部門公費留學英國(1977-1980),返國後在台灣大學專任講授中西哲學、「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柏拉圖哲學」、「易經的思想與生命」、「希臘哲學」、「生命與歷程:懷德海哲學」與「現代美學」。

  1990年迄今兼任台灣師範大學以來,逐年講授「西哲史專題研究」、「當代道德哲學」、「當代哲學思潮」;2003年起在美術系所講授「中國藝術精神」、「美學」及「美學專題研究」等課程。

  1986年向行政院文建會申辦在國內首度從事剝離實驗大甲郭家祖厝文物之壁畫與匾額。

  1993年出版《思想論集》(全書364頁,台北,全賢公司印製)一書,論著榮獲總統中正文化獎(1994年)。另有專書,《哲學美學論集》(2006)、《哲學美學論集定本》(2007)

  2001年8月起,擔任「中華民國孔孟學會」發行《孔孟月刊》與《孔孟學報》之「英文-外文譯題」。數度應邀出席國際哲學與美學會議發表主題論文,至於個人書畫則散存於國內外。

  2005年6月應邀為「台灣大學校史館」書碑,供永久典藏。

江明賢

  1942年生於台灣台中縣。1968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1974年畢業於西班牙國立馬德里聖斐南度美術學院(碩士)(La Escuela Superior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 )。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

  1988年,獲得「國家文藝獎」。同年7月,應大陸文化部中華文化聯誼會邀請,赴北京中國美術館和上海美術館舉行個展,成?四十年來首位親赴大陸舉辦個展的台灣土生土長畫家,廣泛引起兩岸三地文化藝術界的震撼與迴響、開啟了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先鋒。

  2005年7月,在文化部規畫;邀請下,再度於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等舉行巡迴個展。北京中國美術館並主辦;,計有中、日、美、法、台等地專家學者和藝評家提出論文參與研討。

  迄今為止,江明賢教授已經在台灣、歐洲、美國、日本、香港、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州等地舉辦過五十餘次個展,重要海內外團體聯展達百餘次。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