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台灣地區公路容量手冊」之第十三章提供一方法論來分析號誌化路口,惟此方法論是利用早期的資料所建立。因此,本所乃著手進行一為期2年的研究計畫,以修訂公路容量手冊之第十三章。民國95年所進行之第2年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1)蒐集不同類型車道之停等車疏解特性的現場資料;(2)蒐集現場資料以評估公車站運作及行人對於車道容量之影響狀況;(3)微調公路交通系統模擬(HTSS)模式第一版;(4)建立容量推估模式;及(5)研擬修訂之第十三章初稿。本計畫調查之車道包含以下車流移動的類型:(1)直行;(2)無衝突左轉;(3)衝突左轉;(4)直行與左轉共用車道;(5)直行與右轉共用車道;(6)僅有機車。所研究的車道主要位於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嘉義市、新竹市、桃園市及中壢市。現場資料顯示,停等車疏解特性隨著車道類型及所在位置而變,但非線性迴歸模式可以準確地反應出絕大部分類型車道之疏解特性。微調後之HTSS模式可以提供停等車疏解率之理想的估計值。然而,此模式之實用性在未來仍有改進之空間。本計畫對於第十三章目前之方法論的檢討評估顯示,此方法論需要在估計容量的方法上作一些改變,而修訂後之第十三章已經針對該方法論主要需要改變之處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