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是前蘇聯作家蕭洛霍夫的代表作。共分作四部,先後發表直至第四部一共歷時十二年,本書一問世便驚動了整個俄國文壇,當時年紀尚輕的他竟然能寫下如此磅礡壯闊的鉅作,也立即引起國內外的矚目。故事描寫的背景共有兩次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國內戰爭)和兩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抨擊俄國沙皇的腐敗,也道盡革命戰爭的殘酷。小說的情節是哥薩克青年士兵葛利高里(Gregor Melekhov)和少女婀克西尼亞(Aksinia)的悲劇命運以及葛利高里家庭在動蕩年代中的變遷。蕭洛霍夫在這部鉅作中的筆法細膩,縱然結構是龐大複雜的,但是透過作者細心的巧妙安排更能突顯出它的編排嚴謹,在描繪的時空背景裡,頓河流域的宏偉景致,都因作家的筆而生動畫面;至於慘亂的革命戰爭更是深入人心地令讀者體認嚴酷的真實。另一更為人所稱道的,是關於主角葛利高里心境的刻劃,處在動盪時代下身不由己,只能隨著命運擺佈的無奈,因矛盾心理的長久磨難而終至毀滅,被作家富有情感的筆觸包覆而活現紙上。
蕭洛霍夫因本書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是「由於他在描繪頓河的史詩式的作品中,以藝術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現了俄國人民生活中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面貌」。
作者簡介
蕭洛霍夫(1905年-1984年)
出生於頓河流域。1928年《靜靜的頓河》第一部在蘇聯《十月》雜誌上發表隨即聲名大噪,在德國的銷售量甚至超過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從此躍昇為世界級作家。1965年以《靜靜的頓河》一書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然而卻受到許多質疑,認為此作品為抄襲之作。其它著作有《一個人的遭遇》、《新墾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