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故事的石頭 | 拾書所

會說故事的石頭

$ 252 元 原價 280

  故事企畫方向希望以對化石充滿情感的化石爺爺--陳春木和他孫子的互動,敘述化石對人類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找尋化石?化石是人類歷史的證據,觸摸化石,與其對話,想像腳下這片土地百萬年前曾經是陸生、海生古生物的樂園,現在則是尋找過去的入口。有多少祖先曾在這裡生活過?多少動物植物存在、活動過的痕跡,都可以仔細觀察一顆不起眼的化石中找到答案。這種探索的專注,還有化石爺爺終其一生沈浸在尋找生命的化石的堅持和無私贈於提供學術界研究的精神,是除了這些化石對於地球生命的演化、遺傳學、生物學上的知識之外更值得讓孩子瞭解的。

  因此透過人物的寫法,融入地形、化石及族群來說故事給孩子聽,並希望實現化石爺爺的願望,將菜寮溪規劃、保護成為一個化石的野外教室或化石公園,讓生命的化石再度現身與尋找他的人產生共鳴,藉著實際的撫摸感受生命曾經的美麗。

故事:

  化石館冷冷清清的,他站在館前門口,不知在期待什麼?他遠眺公路上的遊覽車,呼嘯而過,「過門不入」……。我走過去拉拉他的手:「爺爺,你看這顆黑黑的石頭是什麼?」爺爺回過神從我手中接過一顆奇怪的小黑石。馬上又洗、又摸、還拿出館中高倍率放大鏡仔細的觀賞,他露出笑容說:「小泓,你撿到的是化石哦。」我高興的說:「會畫畫的石頭哦。」爺爺呵呵的笑:「是化石。走!我帶你去撿石頭。」我們開始穿上衣服,戴起帽子,爺爺又拿出那枝奇怪的手杖(前端有發亮金屬尖銳三角形的鶴嘴鋤)背起包包,祖孫兩人一起走進清澈見底的菜寮溪。

  一沾到溪水,爺爺變年輕了,腳步輕快,我都追不上了:「爺爺,等等我!」爺爺一邊用手杖敲敲打打,一邊蹲在水中撿拾一塊塊的石頭。我則忙著捉蝦、捉魚、摸蜆仔。爺爺呼喊我到他身邊,望著一顆醜醜的石頭,爺爺讓我拿著他的手杖,他說:「這顆化石在這裡等你千百萬年了,你要輕輕的敲,不要敲壞了。」爺爺帶著我慢慢、耐心的敲開,想不到裡面竟然有一隻完整魚形狀的化石。睡覺前,摸著這片魚形的化石,想起爺爺說我們家門前的這條溪,以前曾經曾經有大象、犀牛在奔跑,海中還有鱷魚、鯨豚,有兩三萬年前的「左鎮人」和四五百年前的西拉雅族人都住過,就覺得很不可思議。我曾經問爺爺:「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呢?」爺爺笑著說:「都是化石告訴我的啊。」

  之後,每天放學後,我就到化石館找爺爺,我們一起看了許多化石和書,他還教我怎麼辨別化石,我還根據他們的形狀、牙齒、角、骨頭畫出每個化石原來的模樣,還替他們取名字呢。我們還一起拿著放大鏡觀賞骨質表面的結構、美麗的化石紋理。

  假日,我常常和爺爺裝著一樣的裝備,一起去溪裡找化石。特別是大大雨,我們望著滾滾的黃土溪流,就特別的興奮,因為爺爺說:「山洪暴漲,山腹裡的石頭就會跑出來。」我們撿到很大的化石,一起合力搬回家,捐給化石館,讓更多人可以撫摸、看到他們。可是採化石要有耐心,有時還會遇到虎頭蜂或陷在泥沙中呢!

  後來爺爺因騎車摔倒骨折,需要坐輪椅,我常常將撿來的化石和他分享,他也告訴我這些化石的故事和經歷。望著這些生命的化石,我也看見爺爺眼中黑色的圓石,散發喜悅的光芒,這是他一生的最愛。摸著光滑圓潤的化石,我希望能和爺爺一樣,也讓這些生命的化石重現曾經的美麗。(最後畫面是小孩長大推動化石公園,帶領許多孩子在清澈溪邊採集化石的模樣)

作者簡介

嚴淑女

  台東大學兒文所碩士,現任台東大學兒文所研究助理、幼教系兼任講師,專長為幼兒文學、圖畫書創作與設計,曾多次獲得國內各大兒童文學獎,她的文字細緻而溫婉,溫潤人心。2003年,她和畫家張又然攜手創作,以阿里山和鄒族為故事題材的《春神跳舞的森林》出版,入選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

繪者簡介

林妙燕

  新興插畫家,數次被延攬報導,作品散見於報章。由青林國際出版的圖畫書作品有「會說故事的石頭」,講述台南縣左鎮的化石故事,此為與臺南縣文化局所合作的南瀛之美系列圖畫書之一,由本系列中最年輕的畫家來執筆完成最古老的主題,頗有傳承意味。

Brand Slider